蓝天侠女刘文力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0日05:36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本报记者梅军 通讯员邓博文

  图为:刘文力驾机英姿

  图为:8月4日清晨,出席全军英模代表大会的刘文力载誉凯旋

  图为:刘文力和丈夫一起陪女儿玩耍

  “我们在朝鲜战场上打下过敌方双料王牌飞行员,以后就看你们的了!”“没问题,就是‘三料’、‘四料’飞行员来了,我们也敢把他们打下来。”

  7月31日晚,国防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盛大招待会,热烈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驻鄂空军航空兵某团副团长、新中国第六批女飞行员刘文力作为英模代表出席招待会,并与韩德彩、刘玉堤等老一辈空军战斗英雄坐在一张桌上。新老英模之间有了这样一段精彩而又充满豪气的对话。

  现年36岁的刘文力在同批女飞行员中第一个放单飞,第一个晋升飞行等级,第一个当机长,第一个通过一号天气标准的考核。

  蓝天侠女刘文力背后有哪些传奇故事?8月14日,本报记者在汉口对她进行了专访。

  一份“招飞画报”改变高三女生命运

  高中时期的刘文力,最渴望当一名刑警,当飞行员连想都没想过,觉得太遥远。可是,一份“招飞画报”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刘文力出生在山东泰安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她就读的泰安一中,正是中国杰出女飞行员岳喜翠将军的母校。1989年春,正在冲刺高考的刘文力,听说空军将在高三毕业班中招收第六批女飞行员。怀着好奇的心理,刘文力与同学们一起去看“招飞画报”。

  画报上,一名女飞行员身着空军皮夹克,手提航行包,英姿飒爽……刘文力看得入了神,羡慕得不得了。她当即报了名,决定试一试。

  刘文力身高1.74米,体重只有54公斤,偏瘦。因此,她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岂料,她的视力特别好,身体检查也属甲类,政审合格,参加高考文化成绩也很优秀。一路绿灯,当年8月,刘文力如愿以偿地拿到了那纸蔚蓝色的招飞入伍通知书,带着对蓝天的渴望和满腔激情,跨入空军长春飞行学院。

  但是,一进学院,严格的纪律、艰苦的训练就给了刘文力一个“下马威”。她这时才知道,通往蓝天的路并不平坦,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在飞行学院,体能训练若不达标就有可能被淘汰。可是,刚进学院的时候,刘文力的俯卧撑、双杠等科目一个也做不了。为了使身体素质尽快适应飞行要求,刘文力主动给自己加码,双手不知磨出了多少血泡,她咬牙再练;双腿时常像灌了铅一样,她若无其事……“梅花香自苦寒来”。1992年8月14日,对于刘文力来说是一个终身难忘的日子:她终于飞上了蓝天。1993年7月,刘文力从航校毕业,成为我军首批具有学士学位的女飞行员,成绩是全优。从航校毕业后,刘文力被分配到了有“女飞行员摇篮”之称的驻鄂空军航空兵某师。

  人工增雨40天,飞机满身结冰

  到了部队后,刘文力刻苦钻研,很快胜任了本职工作。在同批女飞行员中,刘文力第一个放单飞,第一个晋升飞行等级,第一个当机长,第一个通过一号天气标准的考核。

  为了锻炼自己,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刘文力总是积极请战,先后出色完成了新疆、内蒙、青海人工降雨、增雨等任务和许多重大演习。1998年开年后,我国黄河上游地区久旱无雨,为防止黄河断流,促进沿岸经济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黄河上游实施飞机人工增雨。2月份,刘文力主动领受了执行黄河上游首次人工增雨的任务。

  青海90%都是山区,海拔2100米以上,在西宁机场,刘文力和战友们高原反应强烈,早上起床,鼻子里凝着血块、头昏、呼吸困难。飞机作业区域集中在山高4000多米的久治地区,而飞机增雨必须在5000-6000米的云中播洒催化剂,而这个高度飞机机体很容易结冰,飞机空中作业离山顶不到1000米,随时都可能出现危险情况。

  第一次增雨作业时,飞机由西宁经同仁到玛曲后,开始云中作业,在碘化银作用下云层加厚,水汽量增加,降雨收到良好的效果,可飞机却在强烈气流的冲击下上下颠簸,飞机机头、机身、机翼严重结冰,而飞机又在耸立的群山间飞行,刘文力和机组的同志一起密切协同,凭着过硬的技术,终于在玛曲上空穿出雨区,脱离危险。

  刘文力的飞机降落时,飞机前挡风玻璃上还残留着不少冰坨。刘文力风趣地说:“看,这是老天送给我们的钻石。”战友们都笑了。此时,西宁已下起大雨,刘文力下了飞机后,站在机翼下,久久不愿离去。她静静地听着雨滴声,体味着搏击风雨后那片奇特的静谧……

  机组在青海实施人工增雨四十余天,航程达14700公里,增加雨量20.7亿立方米,黄河径流增加4.74亿立方米,直接缓解了7.5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旱情,开创了黄河上游首次人工增雨成功的先河。机组因此受到了上级的表彰。

  战胜病魔,重返蓝天

  天有不测风云。

  2004年7月11日,刘文力被确诊为左侧乳腺导管癌。她的天空顷刻间乌云密布,狰狞的病魔挡住了她的飞天之路。“我决不能让病魔打倒!”平静下来的刘文力,决定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早日打败病魔。刘文力的父亲劝女儿转业到地方工作,她也谢绝了。

  11天后,医院给她做了乳房切除手术。临上手术台前,面对前来医院探视的部队首长和姐妹们,刘文力镇定地说:“请你们放心,我一定还会打个胜仗归来的!”

  手术后第七天,刘文力就开始接受化疗。由于化疗副作用大,进入第二个疗程的时候,刘文力一看见药水就吐,打针时只好让护士用毛巾把自己的眼睛蒙起来。就这样,刘文力凭着超常的毅力完成了6个疗程的化疗。

  2005年6月13日,经过严格的复检,医生在她的身体健康记录簿上庄重地填上了“飞行合格”四个字。刘文力终于赢得了与病魔斗争的最终胜利。

  2005年6月23日,刘文力驾驭战鹰呼啸着重返蓝天。当年8月23日,胡锦涛主席来到刘文力所在部队,亲切接见了她。胡主席握着她的手说:“你的事情我知道,你以自己顽强的毅力战胜了疾病。祝贺你重新飞上蓝天!”

  比翼双飞,却经常与丈夫“擦翼而过”

  刘文力的丈夫马永也是一名飞行员,夫妻俩飞行任务重,常常是她刚起飞,丈夫落地;丈夫落地,她又起飞。夫妻“擦翼而过”,十天半月不见是常事。

  有一次,马永进行跨区机动转场训练时,降落在刘文力所在团的机场。飞机一落地,马永就欣喜地发现,外出执行任务的妻子已驾机归来。当刘文力的飞机通过塔台上空时,马永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连忙戴上耳机,按下传话输送钮:“606,330呼叫。”刘文力没意识到是丈夫在呼叫自己,例行公事地回答:“606回答,330。”夫妻之间的通话,立即引起塔台飞行指挥员的注意:“330,你呼606有事吗?”马永意识到违反规定,赶紧小声答到“没事”,随即关闭了传话输送钮。很快,刘文力的飞机降落,而马永的飞机又奉命升空,夫妻俩相逢未能相见。

  2002年3月,眼看孩子要出生了,丈夫马永突然接到执行援助外国紧急空运物资的任务。当时该国到处是残垣断壁,地雷遍布,恐怖活动时有发生,机场导航等各种设施残缺,执行任务非常危险。刘文力虽有许多不舍,但还是坚定地支持丈夫飞向远方的天空,独自回山东老家分娩。当马永驾机在外国机场降落时,在山东老家,女儿也呱呱坠地。巧的是,飞机降落、女儿出生的时刻都是下午3时左右。夫妻俩给女儿取名叫“瑞临”,意思为“吉祥降临”。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