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一起溺亡事故引发的思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0日05:36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图文:一起溺亡事故引发的思考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见习记者谈海亮 记者刘中灿摄

  每年夏季,江城武汉都会发生多起青少年溺亡的悲剧。一个孩子的离去,就意味着一个家庭的破碎。昨日,记者又采访了一起孩子溺亡的惨剧,让人感叹的是,11岁的少年溺水后,另5名同伴没有想办法去救援,还向大人瞒报事实。

  昨日,记者接到家长蔡女士的电话,称其11岁的儿子小伟(化名)前日下午与附近的5个男孩,到汉阳建港码头长江游泳溺亡。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建港码头,小伟的亲人们还在寻找他的尸体。母亲蔡女士拿着孩子的衣服,悲痛不已(如图)。

  她说,小伟溺水后,另外5个男孩没有呼救,眼看着小伟消失在江水中,还将小伟脱在岸边的衣服藏起来,回家后却告诉她小伟已上岸,和他们分手回家了。她和其他家人一直找到晚上11时,才有孩子说出事实。她和家人到江边寻找,找出孩子的衣服,但尸体至今还没找到。

  记者随后找到那5个男孩,一一询问,他们最终全部承认,前日下午,包括小伟在内的5个男孩下水游泳,一名最小的9岁男孩在岸上玩,约半个小时后,小伟在深水区溺水,因为害怕,他们既没有施救,也没有向码头上的工人呼救,眼睁睁看着小伟消失在江水中。

  5个男孩中,最大的已有16岁,在出事时却没有呼救,回家后还向大人撒谎,其行为实在让人叹息。如何加强孩子的安全意识,并培养他们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湖北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教授谢飞厚称,孩子们应该到有安全保障的水域和游泳馆游泳,但目前我市的游泳馆总量有限,无法满足孩子们的需要,所以才不断有孩子到江河游泳出事。此外,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可能的话,多花一些时间陪孩子去游泳。16岁的孩子面对危机还不会呼救,说明我国现阶段的独生子女教育存在问题,忽视了对孩子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家庭、学校和社会有责任加强对孩子应变能力的培养。

  湖北大学体育学院教授黄勇前则称,发生溺水后,施救时一定要注意从背后抱住溺水者,或抓住其头发,切不可面对面施救,防止被溺水者死死抱牢。救上溺水者后,应让其平躺在地上,用手按其腹部,挤出其腹部积水,如出现呼吸暂停,则要迅速实施人工呼吸,具体方法是,嘴对嘴向溺水者长吹一口气,然后在腹部按大约6下,如此反复进行。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