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福许愿过七夕 30网友磁器口放灯(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0日05:42 重庆时报

  

祈福许愿过七夕 30网友磁器口放灯(图)
昨日傍晚7点,磁器口,网友们点燃了彩色的孔明灯,庆祝七夕情人节 本报记者 赵锐 摄

  本报讯(记者 董茜 实习记者 赵伟 白润嘉)一盏、两盏……彩色的孔明灯趁着磁器口的夕阳暮辉,慢慢升上天空。昨日傍晚7点,30多名网友放飞精心制作的孔明灯,祈福、许下自己的七夕心愿。

  围观市民也争相许愿

  “把心愿写下,挂在灯上。”昨日傍晚的磁器口河滩异常唯美,30多名网友纷纷在彩色的纸条上写下自己的心愿,虔诚地挂在心爱的孔明灯上。此次活动的组织者“乌乌”说,在七夕情人节放孔明灯,是中国的民间习俗,将自己的愿望写在孔明灯上,愿望就能成真。一名叫婷婷的5岁小女孩也写上了自己的心愿:“我希望自己将来长得要比爸爸高。”

  随后,大家互相帮忙,用打火机将孔明灯下的固体燃烧材料点燃。“膨胀起来了,浮起来了……”网友们兴奋得拍手叫喊。而在河边观看的市民也争相许愿。

  孔明灯一盏盏慢慢地腾空而起,向夜色中飘去,犹如繁星点点。磁器口河边顿时沸腾起来。“好漂亮,飞起来了。蓝色的那盏飞得好高。”观看的市民也十分激动。

  以此多了解传统文化

  望着在高空闪烁的孔明灯,婷婷十分高兴地拍手说:“我放的孔明灯飞得好高,我的愿望一定能实现。”婷婷母亲高兴地说,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了解中国的“天灯”以及中国的传统文化。

  除了一家子出动来放飞孔明灯外,现场还有许多对网友情侣,正甜蜜地点燃手中的灯祈福。

  参与者最小才5岁

  据“乌乌”介绍,早在8月14日左右,她就在网站上挂出《一起去放孔明灯》的帖子。不料,短短几天时间就有许多网友响应,纷纷报名参加。并相约昨晚6点30分,在磁器口大门口集合。参加活动的网友中,有学生、公务员,也有公司职员。其中年龄最大的30多岁,最小的仅5岁多。

  孔明灯这样制成

  网友“咖啡”介绍,孔明灯的结构可分为主体与支架两部分,主体大都以竹篦编成,再用棉纸或纸糊成灯罩,底部的支架则以竹削成的篦组成。放飞时,将油点燃,灯内的火燃烧一阵后产生热空气,孔明灯便膨胀,放手后整个灯会冉冉升空。

  “中国情人节 ”缺中国味

  专家建议到户外赏星星

  七夕佳节尽管被外界冠以“中国情人节”的称号,但情绪高涨的青年男女却对过个“有中国特色”的七夕节没有方向。

  ●过法简单老套:送花、吃饭、看电影这“老三样”仍是大多情侣们的首选。

  ●活动场地难找:不少白领发出疑问:“以前要看银河、拜双星,可是现在去哪里这样过节呢?”

  ●没有经典符号:2月14日的西方情人节造就了玫瑰与巧克力的影响力,而目前与七夕相称的礼品太少。红豆、彩线、瓜果,哪样能成为“中国情人节”的符号?现代年轻人不太懂。

  专家们意识到,只有深入挖掘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资源,并结合现代生活,赋予它们新的涵义,才能更好地让传统民族文化在新时代发扬光大。

  怎样过七夕?专家们建议“关灯,到户外看牵牛、织女星。”既是对环保的支持,也是对传统节日的回忆。”据《新闻午报》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