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播撒山水间 记“新时期最可爱的人”潘天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0日06:15 广西新闻网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骆展胜

  有人说,计生工作乃“天下第一难”,可她却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24年;还有人说,做民族地区的计生工作更难,可她却以真情赢得了苗、瑶、侗、壮、汉等各族姐妹的爱戴……

  她叫潘天娥——我区第二位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新时期最可爱的人”荣誉称号获得者、龙胜各族自治县计生服务站站长、主治医师。

  心为各族姐妹所系

  在桂林市人口计生委采访,记者问及“潘天娥”,有位领导脱口而出:“她是我们计生工作者的骄傲!”6月15日,这位年逾半百的壮族大姐告诉记者,她最近一个多月来,连续在乐江、平等、和平等乡镇辗转奔波,为各族姐妹检查妇科病1600多例。

  “少数民族同胞为什么就能信任您呢?”

  潘大姐动情地说:“做计生工作,你必须以心换心,山区群众是最讲感情的。”

  县里成立计生技术小分队当初,潘天娥任队长。小分队既是宣传队又是服务队,她带队背着手术器械跋山涉水、走村串户,为已婚育龄妇女放置节育器,宣传党的计生政策。山区群众许多人开始并不理解节育器原理,有的躲避,有的公开对抗。为了解除群众的顾虑,潘天娥带着宣传挂图进行耐心解释,直到她们明白为止。

  龙胜居住着瑶、苗、侗、壮、汉五个民族,为了方便与群众交流,潘天娥学会了瑶、苗、侗等民族语言。有一次,她到马堤乡丛林村走了7个多小时的山路,脚底磨出了好几个血泡,两天后,她又接着赶到其他手术点,回到家时脚底已被感染。知情的姐妹心疼地说:“您这么辛苦都是为我们好啊!”

  24年来,潘天娥千方百计克服各种困难,不仅亲手带出了一批技术过硬、服务态度优良的计生服务人员,还为上万名山区妇女义诊,抢救了100多位产妇和婴儿的生命,施行1.5万多例计划生育手术没发生一例事故,赢得了群众的信赖。

  利为各族姐妹所谋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手术对象比较多,潘天娥总是一心扑在工作上,一进手术室就是十几个小时,生病的母亲和年幼的孩子都等着她照顾,可她只能把这些家务交给丈夫。

  有一次,儿子从幼儿园放学后跑到河边玩耍,不慎掉下河水,多亏一位朋友帮救了上来并带回家。提及此事,潘大姐至今还有些愧疚地说:“对不起丈夫和孩子。”

  为适应计生工作新的形势,给龙胜广大育龄群众提供一个优美舒适的服务环境,2000年,潘天娥拟扩建县计生服务站的想法得到了上级领导的支持。但项目的启动资金只有5万元,等办完征地等各种手续,钱就花完了,哪来的钱建房子呢?潘天娥想到了到信用联社贷款,但对方要求法人代表用物质抵押作贷款担保。可是,单位没有什么可抵押呀,能做抵押的只有自家的房子了。拿私房为公家贷款作抵押,万一无法偿还被银行查封了,一家人上哪儿立足呀?她“狠”下心说服丈夫签字,贷款40万元确保了工程顺利完成。

  如今,龙胜计生服务站优美的环境,加之以潘天娥为代表的出色技术和周到服务,邻近一些县如湖南城步、通道,柳州三江等地的育龄妇女也纷纷赶来龙胜,慕名找她做计生手术。2003年,国家计生委在验收“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时,对龙胜各族自治县计生服务站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该县成为第一批国家表彰的“优质服务先进县”。

  情为各族姐妹所牵

  潘天娥始终把育龄妇女当亲姐妹,给予她们力所能及的关心和帮助。看到农村缺粮缺钱缺衣穿的妇女来做手术,潘天娥总要用她微薄的收入为她们解决一些生活困难。

  马堤乡牛头村的聂伍秀因患间歇性精神分裂症意外超怀第三胎,由于家境贫寒,来到服务站做落实补救手术时,连伙食费及买卫生纸的钱都拿不出,潘天娥当即掏钱帮助解决。在她的带动下,每当遇到困难群众来服务站,全站医务人员都会向她们捐钱捐物,来做过手术的育龄妇女都说:“你们的热情和同情心,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2003年11月,潘天娥带队到和平乡大寨村开展计生优质服务时,发现一名精神病患者腹部隆起像怀孕8个月,家人也以为她怀孕了。潘天娥耐心劝导,帮她洗脸梳头,带她到县计生服务站检查,结果却是一个巨大肿瘤,手术切除肿瘤重达8.5公斤,其家人为潘大姐的救命之恩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潘天娥情牵各族姐妹,姐妹们也给予她真诚的回报。逢年过节,那些受过她帮助的姐妹们总会带些农村的土特产到站里来看望她。每次下乡服务,姐妹们总扯着她到家里吃饭,喜欢挨近她身边坐一坐。“与群众的感情深了,计生工作也就好做了。”潘天娥说,群众哪怕是请她喝杯油茶、送把葱花,都是对她的一片片情谊……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