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光明模式开创光明未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0日06:21 深圳商报

  光明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田夫:

  探索光明模式开创光明未来

  光明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田夫说,光明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将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高举改革创新的大旗,积极探索一条不同于传统开发区、不同于一般的行政管理区的光明新区发展道路,建立富有魅力、充满活力、极具动力的“光明模式”。

  【本报讯】(记者张清华)“成立光明新区,是本届市委市政府大力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和国际化城市,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开创特区发展新局面的重大战略布局;是深圳在新的起跑线上,上游竞争,竞争上游,坚持高标准,瞄准高端化,抢占制高点的重大战略决策。”昨天上午,揭牌仪式刚刚结束,光明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田夫便接受了众媒体的采访。

  田夫说,光明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将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按照李鸿忠书记提出的“闯出一条新路”的要求,坚持二十一世纪的标准,瞄准国际一流、放眼全球视野、坚持后现代理念,以把光明新区打造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典范地区为目标,高举改革创新的大旗,积极探索一条不同于传统开发区、不同于一般的行政管理区的光明新区发展道路,建立富有魅力、充满活力、极具动力的“光明模式”。光明新区全体干部群众将大胆吸收发达国家后现代、后工业化的理论,通过比人才、比技术、比规划、比管理智慧、比创新文化、比生态环境,为特区未来发展闯出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

  田夫表示,为探索“光明模式”,新区管委会将始终坚持改革创新的发展思路,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勇气、更大的魄力,再创深圳“高技术、高附加值、高税收贡献率,低能、低耗”的发展典型,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规划建设光明新区。具体思路概括起来,就是“五穷五富”:一是“穷土地,富规划”,即创新规划理念,严格控制土地,集约利用土地,制度管理土地,突出“功能分区和动静分离”,构建“垂直城市”、生态城市、绿色城市,以规划创新塑造“光明模式”的个性特征;二是“穷污染,富生态”,即创新发展理念,以“环境是资本,生态出效益”为指导思想,突出“生态优势”这一核心价值,坚持在保护中开发,不破坏原有地形地貌、生态植被,保证工业文明和自然生态的和谐,以“自主创新、循环经济”不断丰富“光明模式”的时代内涵;三是“穷人力,富科技”,即创新产业模式,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突出“增量优选和存量优化”,以产业创新锻造“光明模式”的经济基石;四是“穷陈规,富创意”,即创新管理体制,突出“超越常规和错位布局”,在管理体制、管理机制和管理方式上创新,建立“外部协调通畅机制”和“内部运作高效机制”,以管理创新构建“光明模式”的运行机制;五是“穷享受,富奉献”,即创新用人机制,实施“精兵”策略,突出“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倡导求实、务实、扎实的风气,大力引进和培养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奉献型人才,以人才创新打造“光明模式”的管理团队。

  田夫最后说,新的使命,新的征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各职能部门和宝安区的热情帮助下,有80万父老乡亲的坚定支持,从今天起,光明新区人将不负重托、不辱使命,满怀希望、满怀豪情,奔赴新区建设的各条战线,创造光明新区更加美好的未来。

  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业、特色旅游业和绿色生态农业

  光明新区绿色宜居

  光明新区已确立了产业优先、中心强化、生态保育的“绿色”发展道路。

  【本报讯】(记者崔霞)记者昨天从光明新区规划展示中了解到,光明新区已确立了产业优先、中心强化、生态保育的“绿色”发展道路。产业发展方面将依托光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三大产业集聚基地,重点引进低能耗、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业;城区建设方面将着力构筑光明中心区,构建绿色宜居城区。

  据介绍,光明新区将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业、特色旅游业和绿色生态农业,把新区打造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和优势传统产业发展的集聚区、科技成果转化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孵化基地。产业发展的重点依托——光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带上的重要一环,园区规划面积20.25平方公里,重点发展以高端电子信息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目前园区内化合物半导体和半导体照明、光电平板显示、集成电路三大产业已初具规模。此外,在全市已经挂牌的9大产业集聚基地中,有3个分布在光明新区,分别是模具、内衣、钟表产业集聚基地,新区将依托三大集聚基地成为深圳“开耕”优势传统产业的高产示范田。同时,借助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资源和一批富有特色的生态旅游项目,新区还将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和绿色生态农业。

  记者获悉,在新区的城区布局和功能完善方面,将按照以下理念规划建设:

  ——功能分区、动静分离:按照功能分区原则,在规划上把新城分为经济生活区——静区,商贸金融区——闹区,工业生产区——动区。在产业园内部,对生产区、生活配套区、公共服务等区域,尤其是生活区和办公区进行分区,做到动静结合,合理安排,提高光明新区的城市生活质量;

  ——生态优先:在不破坏原有地形地貌、生态植被的前提下,先期发展新城主要道路、园区路网和配套基础设施,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活环境、投资环境,保证工业文明和自然生态的和谐,谋求生态效益最大化;

  ——集中建高楼:将在新城中心区域,集中规划建设一批设计现代的高层建筑群,打造新城CBD,树立形象,提升品位;而对于研发区域、学校区域、生活区域和产业园区,坚持生态型、组团式、低密度的发展模式,严格控制高楼,建造绿色生态光明新城。

  光明中心区和公明中心区的建设和更新改造,将形成功能互补的双中心结构。作为未来新区的行政、商务、居住配套和文化教育、技能培训中心,光明中心区是新区建设“绿色”城区计划的第一步,将保护现状水系和区域内的生态景观格局,以适宜的开发强度、舒适的居住环境成为生态型高新技术产业新城生活配套服务中心,未来中心区绿地率将达20%以上;公明中心区将建设为现代气息浓厚、环境优美、与山体景观和谐共存的新城区,成为深圳西部高新组团主中心区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承担西部高新组团服务的行政办公中心、商业服务中心职能。

  新区特别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特别是对生态敏感的水源保护地的环境及山林、绿地的保护性建设。公明将兴建深圳最大的“水缸”——公明水库,该工程将与高新农业和生态旅游区连为一体,建成后水面面积将达6平方公里,形成群山之中的自然湖泊景观;茅洲河是新区最主要的水系,将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水环境治理;新区还将加快公园建设,除了建设多个城市公园外,根据规划,新区内将重点建设光明森林公园和光明郊野公园两个大型生态公园。

  光明新区公开选调工作人员

  面向全市选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员共75个职位

  【本报讯】(记者张清华)记者昨日获悉,在光明新区挂牌成立之际,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决定面向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公开选调科以下(含科级)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员,共计75个职位。据悉,报名选调公务员岗位的人员必须具有深圳市党政机关在编科以下(含科级)公务员身份,报名选调事业单位职员岗位的人员必须具有本市在编事业单位职员身份。本次公开选调工作按照公布职位、接受报名、资格初审、考试考核、资格复查、确定拟任职人员等程序进行。同一职位有3人及以上报名的,采取竞争选调的方式确定拟选调人选;同一职位报名人数不足3人的,采取考察选调的方式确定拟调人选。光明新区党工委根据参加公开选调人员考试成绩和考核情况,结合工作需要和个人意愿,研究确定拟任职人选,在征求其所在单位党委(党组)意见后,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办理调动及任职手续。详情请登录以下网站查询:

  http://www.sz.gov.cn

  http://www.szgm.gov.cn

  http://www.rsj.sz.gov.cn

  http://www.testcenter.gov.cn

  http://www.szhr.com.cn

  相关链接

  光明新区“家底”殷实

  生态环境优美

  区位优势明显

  光明新区是我市都市农业和生态旅游观光基地。辖区拥有万亩荔枝林、花卉基地、奶牛场、滑草场、天鹅湖、公众高尔夫球场等生态旅游景区。“光明红烧乳鸽”、“甜玉米”、“晨光牛奶”、“光侨肉制品”等特产驰名中外,是亚洲最大的养鸽基地、国内最大的鲜奶出口基地、广东最大的西式肉制品生产基地。

  光明新区区位优势明显,交通顺畅。这里距离宝安国际机场约25分钟车程,至蛇口港区和大铲湾港区通行时间约30分钟;福龙路建成通车后,届时进入福田中心区仅20分钟车程;至深圳新客站——龙华铁路客运站约15分钟车程,正在建设的广深港铁路客运专线从境内通过,规划中的深圳轨道交通6号线直达新区。龙大高速公路横贯东西,并与机荷高速公路、梅观高速公路、广深高速公路相连,南光高速公路将于2007年底开通。辖区主干道还有松白公路、塘明公路、公黄公路、观光公路以及南环路、北环路等。

  高新企业云集

  产业优势显著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打造国内外一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光明新区产业发展的方向。光明高新园区是深圳西部高新组团的核心,“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于2005年6月在园区正式挂牌;世纪晶源、飞音通讯、华映科技、海王英特龙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先后入驻。优势传统产业是光明新区的一大特色,位于公明街道的深圳市内衣、模具、钟表三大产业集聚基地,已有23家企业落户。区属国有大型企业光明集团有限公司拥有奶制品、生物制药等传统优势项目。辖区内还有各类企业3300多家。公明街道曾被授予“中国经济百强镇”荣誉称号。2007年上半年,光明新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92.04亿元,农业总产值1.92亿元,预算内财政收入2.08亿元,两税收入10.51亿元,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教育蓬勃发展

  医疗网络完善

  光明新区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现有各类学校56所,共有在校学生约4万人。公办学校均为等级学校,其中,公明中学、公明第一小学、光明中学、光明小学、东周小学及公明成校均为省一级学校。医疗网络完善,拥有公办综合医院2家、卫生监督所2个、社区社康中心31个,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残疾人康复中心1个,民办医疗机构61个。有线电视网络覆盖全区,多数社区已实现了“一社区一文化中心—图书馆”的目标。公明、光明两个街道均建有文化广场、图书馆及其他文体娱乐设施,并先后被授予“国家卫生镇”和“省教育强镇”称号。(张清华)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