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5年投10亿科技强警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0日06:24 信息时报

  

广州5年投10亿科技强警
交警在路口调试交通路口信号。
广州5年投10亿科技强警
天河警方的夜间指挥车上配备了先进的监视及身份证验证系统。□本版撰文 时报记者 何雪华通讯员 张毅涛 陈立雄 裘璆本版摄影 时报记者 郑启文

  广州市总面积7434.4平方公里,下辖十个区和两个县级市,目前有常住人口760.72万人,登记在册的外来暂住人口391万人。面对人口密集、治安形势复杂,高科技、智能犯罪常有出现的形势,“十五”期间,市、区两级政府共投入公安科技建设经费近10亿元,建成了以光纤网络工程、110应急联动指挥中心、广州市智能交通管理指挥系统一期工程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品牌科技工程,成为全国第一批科技强警示范城市。

  ■科技投入

  专用光纤网络全国一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高科技、智能犯罪常有出现,要搞好广州这样一个人口密集、治安形势复杂的大都市的公安工作,必须“向科技要警力,向科技要战斗力”。

  公安光纤网络

  信息视频图像实时传送

  目前,广州市公安局已全面建成公安专用光纤网络。全局所有直属单位、各区分局、县级市局以及全市的公安基层所队全部实现专线接入,接入率达100%。这条主干千兆、桌面百兆的信息高速公路,将公安信息数据、电话语音、视频图像实时传送到各个部门,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信息联不通、速率低的局面。

  据了解,今年内,广州市公安局将再建成一个以传送视频图像为主,兼顾异路由备份的光纤网络,确保今后10年以上不断增长的各类数据流畅通无阻。

  110指挥中心

  接处警缩短至3分多钟

  2003年,广州110应急联动指挥中心投入使用。该中心的报警受理系统年接处警容量近千万宗、日接处警容量近3万宗,目前的实际日接处警量有1万多宗,可供24个社会联动单位使用,其规模居全国前列。具备了在城市出现各种紧急事态下,快速调集使用各种社会资源的能力,提高了城市管理和指挥调度效能。依托110应急联动指挥中心和无线通信系统,配备GPS卫星定位警车,顺利实施网格化巡逻一级接处警工作。

  据测算,该中心投入使用后,广州市公安局接处警的时间从平均5分钟缩短到3分多钟。

  智能交通系统

  主干道交通监控达九成

  2006年9月,广州市智能交通管理指挥系统一期工程正式投入使用,为保障2010年亚运会安全畅通出行提供了必要的保证。系统全部投入使用后,能根据交通流量自动调节全市400多个交通路口信号,进一步提高市区道路通行能力;主干道交通监控和电子警察覆盖面由原来的50%提高到90%以上,相当于为广州增加了两倍的电子警察。该系统不仅能更加高效地疏导交通堵塞和执罚交通违法行为,而且还能更加及时准确地向市民传递交通指引信息,广州市民可通过马路交通情报板、公安交管互联网站、交通电台等多种方式获取及时准确的交通信息。

  治安视频监控

  重点场所百分之百监控

  目前,全市建成监控摄像点近13万个,城市要害部门和重点场所监控系统安装率为100%,初步形成一张基本覆盖全市主要地区和重点部位的治安视频监控网。去年,视频监控系统为广州公安机关提供有价值线索1297条,警方通过视频监控系统破获案件1080宗,抓获犯罪嫌疑人1474人。今年1~7月份,公安部门共投入建设5005.05多万元。新建摄像头4479个,利用治安视频监控系统为警务工作提供有价值线索525条,破获案件433宗,抓获犯罪嫌疑人596人。

  公安科技设备

  性能精良全国数一数二

  据了解,广州市公安局装备了一大批性能精良的科技设备:在通信装备方面,广州市公安局计算机配备率和民警无线对讲机配备率不断提高;拥有火灾助燃分析系统、显微红外光谱仪等先进设备,在国内同行中均处一流水平;在防排爆装备方面,购置了排爆机器人等一批国内少有甚至是惟一的精良装备,具备了在高难度、复杂条件下的防排爆能力;在消防抢险方面,装备了国际先进的特种抢险救援车辆,引进了生命探测仪等尖端的救援设备,具备了高层建筑消防及大型爆炸、毒气泄漏事故的抢险救灾能力。

  ■科技助警

  群众治安满意度升三成

  目前,科技已经成为广州公安发现和打击犯罪的有力武器。在侦破的各类大案要案中,有80%以上是依靠各种科技手段才得以告破的。

  最近中山大学开展的“公众安全感”调查显示:与2006年9月份调查时相比,群众安全感上升11.2个百分点,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大幅提高了35.8个百分点。

  据了解,去年市公安局自行开发了社会治安评估系统,对每天接收的1万多宗警情及其它一些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研判,指导各单位开展有针对性的防控。今年上半年刑事立案同比下降15.8%,刑事警情下降14.6%。

  最近,中山大学开展的“公众安全感”调查显示:与2006年9月份调查时相比,群众安全感上升11.2个百分点,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大幅提高了35.8个百分点。这里就有科技强警的功劳。广州利用覆盖全市的治安视频监控系统,构建了一张全天候的防控大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曾经长期是治安黑点,严重影响广州形象的流花地区,通过建立治安监控系统并辅之以铁腕手段,仅几个月时间就彻底改观。自2006年1月9日视频监控系统投入使用以来,截至今年7月份,共引导民警抓获犯罪嫌疑人1600多名。今年春运期间,广州火车站广场共有23天时间出现刑事案件零发案,今年上半年,火车站广场共134天刑事案件零发案。

  ■便利市民

  户口迁移只需五分钟

  事实上,公安科技手段的应用,为群众提供了优质的服务。2005年,广州市公安局利用四通八达的公安光纤专网资源优势,成功在市属10个行政区推出户口迁移“一站式”服务。现在,市民只要材料齐全,在迁入地的公安分局办证中心或派出所,只需5分钟即可一次性办理户口迁出、迁入手续。2006年,广州警方一共为市民办理户口“一站式”迁移业务29.8万人次。

  而通过交通违法系统,广州也率先实现了交通违法行为的“一站式”办理。无论现场处罚还是非现场处罚,当事人只需要凭《处罚决定书》到广州市任何一家建设银行一次性缴纳罚款,或选择由邮局代办交纳罚款,系统都会自动办结违章记录。

  出入境业务也实现了“一站式”服务。在出入境信息管理系统的帮助下,目前,办理出入境证件已从繁琐的程序中解脱出来,免填申请表、免交相片,实现无纸化审批等等,办证的速度被一次次地刷新,在警力没有增加而办证量却在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办证周期却从原来的平均20天缩短到现在的平均10天,最快的只要2天。

  ■重点工作

  ●建设警务信息综合应用管理平台

  市公安局计划于今年年底前基本完成移动警务信息系统一期工程并投入应用,争取在明年底基本建成“广州警务信息综合应用管理平台”。

  ●加大全警信息化应用考核力度

  今年,将在全警树立起“信息主导警务”、“不掌握警务信息应用技能将失去指挥权和工作权”的观念,通过建立领导责任制、考评机制、奖励机制等,将信息化应用技能列入新警初任训练、警衔晋升训练和“战训合一”实战训练的必训必考内容,并将培训考核工作与干部提拔任用和评先评优直接挂钩。今年10月底前,全局55周岁以下民警“四会”技能考核通过率必须达到100%,其中打字速度每分钟不少于20个。

  ●加强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

  今年主要完成两个火车站广场、地铁一号线沿线、省市党政机关门前及周边、珠江主航道沿线、城市18条主干道、458个主要路口、13个城市主要出入口等重点部位共6679个监控点的建设工作。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