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小时百亩猪圈变公园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0日06:24 信息时报

  

48小时百亩猪圈变公园
猪场牛场被拆除后,工作人员在消毒后栽种绿树。时报记者 杜翠 摄时报讯(记者 黎咏芝 实习生 张昊 通讯员 彭淑芳)从前天开始到今早凌晨,荔湾区经过48小时连续冲刺,终于清掉广州城区最后的“猪圈”,全区近两万头生猪、生牛从荔湾搬出或宰杀。

  城区还养着近两万头猪

  由于在城区养殖严重影响城市形象和城市卫生,因此很多城市早就禁止在城区从事养殖。但在荔湾区的一些城中村,一些居民有着长期的养猪养牛习惯,规模也越来越大,甚至吸引了一些外地人来这里租地养猪。据统计,在整改之前,单荔湾区南片就有12093头生猪和265头活牛。

  在海龙街的增滘村,100亩的地方圈养了2381头生猪和近百头牛。这里臭气熏天,蚊虫滋生。猪和牛的排泄物是直接排到附近的河流里,导致整条河都变得又臭又黑。这里也成为荔湾区居民投诉最多的地方。创卫开展以来,荔湾区多次召开会议,下决心拔掉这颗硬钉子。

  48小时的猪场战役

  8月18日凌晨2时10分,荔湾区区长周亚伟连夜赶到海龙街村现场坐镇指挥。在把2000多头猪和牛搬迁出之后,工作人员正用推土机把100多亩的猪圈铲平。

  8月19日中午12时20分,猪圈、牛圈已经全部填平,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地喷洒药水,进行“除四害”工作,并开始种树和草。

  8月19日晚上11时30分,“除四害”工作全部结束,100亩的地方全部覆盖上了植被。一座崭新的休闲公园诞生。

  据了解,同海龙街增滘村一样,整个荔湾区城中村的猪场战役在今早凌晨全部结束。

  养殖户得到妥善安置

  荔湾区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对养殖户做了大量工作,还积极帮养殖户联系新的养殖点,帮助他们把养殖厂搬到南海等一些适合养殖的地方。而对于一些想转行的人,也采取很多措施,通过培训、招聘等方式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据了解,在养殖户的搬迁补偿上,区政府投了近300万元,具体是养殖户的每一头猪获得搬迁费用补贴是150元,一头牛搬迁补贴1500元(市农业局补贴400元,区补贴1100)。

  梯云东路市场将彻底转型

  时报讯 (记者 黎咏芝 实习生 张昊 通讯员 彭淑芳) 昨日,记者在荔湾区获悉,荔湾区政府发出公告,限定梯云东路水产批发市场180多户档主本月底搬出。

  据了解,梯云东路水产冻品批发市场过去乱摆卖、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和车辆乱停放等现象非常突出。为此,荔湾区专门制定市场整治方案,对市场内的180户档主发出公告,要求其月底搬到海河、南站、黄沙3个水产品市场。梯云东路市场将彻底转型,有可能和上下九步行街、清平药材市场等联结起来,打造成荔湾新亮点。

  同时针对过去黄沙水产市场脏、乱、臭,档主占道经营情况严重的现象。荔湾区政府要求档主签订保证书,并对档主的经营随时记录,如在一个月内第一次出现卫生问题,教育为主,第二次处罚200元,第三次直接退档。

  据了解,荔湾区还将之前在黄沙市场安装的18个治安摄像头用来监督市场卫生,取得良好效果。

  乱丢乱扔者 罚义务劳动

  时报讯(记者 黄超 通讯员 刘希 梁峰)记者昨日从南沙区有关部门了解到,为配合南沙区开展“创卫”工作,南沙街辖内的各行政村针对各村的实际情况,分别采取免费派发垃圾桶、定时上门收垃圾、成立保洁队伍、定时保洁、牲畜圈养、奖惩分明等措施狠治“六乱”,使昔日农村脏乱环境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其中,南沙区塘坑村出台了一系列奖罚并举的“绝招”,该村制定实施了《塘坑村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公约》,公约中规定:对违反《公约》的村民,在发出整改通知七天内不进行改正的,停发其家庭当年的生活福利费;对于违反《公约》的未满16周岁的村民,如果乱扔乱丢罚其义务劳动1小时。

  对于现场举证乱吐、乱丢、乱倒行为的群众,村委会将给予100元奖励金。对于在本村范围内的出租屋出现高空抛弃杂物、泼洒污水等行为而未能现场举证当事人的,将追究出租屋主责任,除清洁好现场外,还要罚款100元。

  同和街整治“五小场所”

  时报讯(记者 朱小勇 通讯员 冯永江 龙绪庚) 昨日,记者从白云区城管部门获悉,白云区同和街日前组建了一支25人的“‘五小场所’专项整治突击队”,对街道辖内的“五小场所”进行昼夜不断的持续清理整治。

  连日来,“专项整治突击队”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全街道辖内包括内街小巷的“五小场所”逐个地进行清查整治。据统计,几天共清查整治了小食店76家、发廊48家,取缔“黑网吧”2个、牲猪私宰场2个,依法收缴“黑网吧”用于非法经营的电脑11台和电视机10台、老虎机6台以及牲猪13头,并清拆了各种违法招牌广告34块。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