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邻居节共谱和谐曲 兴海路邻居文化节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0日06:41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 8月17日,西宁市城西区中华五巷内,音乐悠扬,人头攒动,兴海路街道的数百名居民欢聚一堂,完全沉醉在一年一度的邻居文化节中。因为有邻居节的到来,往日寂静的中华五巷显得格外热闹。

  这是西宁市共创和谐的一个亮点,这是青海各族人民亲如一家的一个缩影,这是高原人团结奋进的真实写照。

  上午8时许,虽然距开幕时间还有一个小时,可中华五巷内已是车水马龙。来自中华巷、兴胜巷、尕寺巷、滨河路、湟岸巷的人们,身着节日盛装,洋溢着笑容,或抱着自己心爱的书画作品,或端着亲手制作的可口菜肴,三三两两,由四面八方奔向中华五巷。

  “快快,我的菜放不下了,把你们的菜向那边挪一下!”在会场北侧长约十米的“餐桌”旁,来自湟岸巷社区78岁的张肇文老人,手提大包小包的食品,着急地喊道。说话间,尕寺巷社区年仅12岁的小马强又端来了两盘炒菜。“我今天非常高兴,像过年一样!”小马强告诉记者,他家住省党校附近,为了参加“百家宴”活动,他早上6点就起床,开始帮妈妈洗菜,并亲自把菜端到会场。

  “哟,不知道你还有这一手,看着就好吃,能让我先尝一块吗?”一位女士面对长桌上二百多盘菜肴,连吞口水。“吃吧,吃吧!拿来就是让你们吃的。”菜主人闻讯立即向对方递上一块金黄色的甜饼。

  在会场的东侧,数位老人正忙碌地向墙上悬挂自己的书画作品。书画中,两幅以“和谐”两字为背景的书法作品最为引人注目。可别小看这些老人,许多人却是大师级的人物。“他叫王大海,是省老年艺友会名誉会长和牡丹文化艺术研究院的副院长,是我省有名的高级书画师。”一位老人指着一位头戴布帽的老人说。

  “这个活动办得相当好,十分符合和谐社会的主题。”王大海老人说,他的作品曾多次获得全国、省级大奖,为了让邻居们分享他的喜悦,他特意带了许多好作品,但由于展区有限,后来又把部分作品拿回去了。

  9时许,兴海路第三届邻居文化节在悠扬的旋律中拉开序幕。首先登场的是十组获得“好邻居”桂冠的家庭。“其实,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像我们这样的家庭在兴海路街道数不胜数。”来自中华巷社区的李萍手捧大红证书,向记者说出她的“获奖感言”。

  环顾会场后,发现李萍的话确有几分道理。奖台下,古稀老人抱着年幼的小孩,年轻的儿媳扶着年迈的婆婆,他们互让着凳子,传递着食品……他们不都是“好邻居”吗?

  紧接着,该是“团圆饺子”友谊赛的代表队登台了。五组代表队均由三名家庭成员组成。听说现场居民可以临时组队参赛时,许多人立即踊跃参加,代表队迅速由五组上升到八组。“加油!加油!”主持人刚喊了一声开始,台下就传来震耳的欢呼声。经过5分钟的角逐,最后,5号代表队以94个饺子的好成绩居第一。

  接下来,舞台上丝带飘扬,劲狮狂舞。《欢乐的草原》《感恩的心》《踏歌起舞》……一首脍炙人口、歌颂邻里感情和社会和谐的歌曲及舞蹈被来自不同家庭、社区的居民们演绎得精彩纷呈。台上的演员唱得热火,台下的观众看得入迷,整个会场流露着一片暖暖的邻里情。

  “邻居节能让陌生人成为熟人,让熟人成为朋友,从而互帮互助,邻里守望。”兴海路街道工作委员会书记王伟说,通过两年的举办,邻居节已成为居民人际交流、展示才艺的平台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地域性重要节庆活动,为发掘家庭特色文化,融洽邻里关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可通过广泛交流化解一些矛盾,最终使所有居民成为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据了解,此次邻居节还在各个社区设有分会场。在8月18日和19日两天里,兴海路街道的所有社区将开展各种文艺活动和知识讲座。

  记者感言:

  “邻里好,赛金宝。”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择邻而居的观念,崇尚以邻为伴、与邻为善,注重睦邻友好,但在高楼林立、工作忙碌的今天,邻里情显得越来越淡薄。兴海路街道通过举办邻居节促进居民邻里关系,使之成为拉近邻居间的情感纽带和平台,非常实用。在全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融洽和睦的邻里关系,应该成为现代都市人追求的一种方向,但愿我们的每一天都是邻居节。(作者:龙腾飞)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