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平原杂交稻亩产能达670公斤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0日06:45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本报讯(记者彭永生实习生袁丽霞)“成都平原大面积杂交稻的亩产在500公斤左右,我们也不要提1000公斤,我希望成都平原大面积种植杂交稻的亩产达到660公斤、670公斤,这是完全能够达得到的……”昨日,走在位于郫县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都分中心的试验田中,中国工程院院士、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语气坚定地表示,通过在郫县的试点看,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构想,完全可能在成都平原实施,并逐步在四川乃至整个西南地区全面推广。“种三产四”就是运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将水稻单产提高33.3%,用3亩地产出4亩地的粮食。2006年,袁隆平提出了“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的设想,希望通过这一工程的实施,大幅度提高水稻的单产和总产,提高农民种粮的经济效益。经过在浙江、贵州等地的试点,获得“种三产四”的成熟技术后,目前湖南已率先在20个县启动了该项工作。近期的验收显示,平均亩产均高出前三年的三分之一,达到了“种三产四”的指标。

  “我们那时针对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长江上游地区是什么样?为此我们就选择了在郫县进行试点。”袁隆平表示,从试点现场表现看,他对超级杂交稻在成都平原大面积栽种亩产达到660公斤、670公斤非常有信心。

  “如果在全国推广6000万亩,产出现有8000万亩的粮食,等于增加了2000万亩粮食耕地,‘种三产四’的意义就在于此!”这个皮肤黝黑、精神矍铄的老人边说边用手比画着心中的蓝图。他表示,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构想,完全能从郫县推广至整个成都平原、四川乃至西南地区。

  今日,袁隆平院士将出席“西南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郫县试点现场会”,对郫县唐昌镇战旗村等处的示范基地进行现场指导。

  郫县杂交稻创成都平原纪录

  “成都分中心于去年揭牌,今年我们就搞了这个西南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郫县试点现场会。”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都分中心常务副主任彭苏昨日说,来自全省30多个县主管农业的领导和种子商等将参加这次现场会。

  彭苏说,去年,成都分中心创造了一个成都平原水稻亩产的最高纪录——813.5公斤。从试点情况看,成都在超级杂交稻储备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上已经摸索出了一整套可行的方法。通过动态的筛选,现在已经遴选出了30多个优良品种。彭苏透露,郫县目前已提出争取用4年时间将超级杂交稻大面积栽种扩大到10万亩以上。郫县试点成功后,其经验有望在长江上游地区推广。 记者彭永生实习生袁丽霞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