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工”破难题提速经济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0日06:51 红网-湖南日报

  本报8月19日讯(记者 赵成新 段云行 通讯员 禹敏 吴长江 王玖华)传统农业大县双峰县,将工业企业与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对接,提升工业内涵,工业经济开始领跑县域经济。去年全县规模工业总产值19.3亿元,同比增长34%。今年上半年,规模工业总产值同比又增长38%;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8%。

  近年来,双峰县委、县政府提出“在农业大县巧做工业文章”,大力培育壮大药材、南竹等农产品加工型工业企业。目前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215家。为做大传统的辣酱产业,该县依托“永丰”品牌,改变以前作坊式做法,发展了上十个流水线生产的辣酱企业,解决了本县鲜椒的卖难问题,还“吃掉”了周边3县的大部分鲜椒。丰华科技集团生产的“凯峰牌”竹制品,中标国家大剧院和奥运首期游泳场馆,且连续3年获得“湖南省农产品加工大户”称号。

  为切实解决工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该县开展了“服务工业月”活动和“重点项目建设月”活动,县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主动深入企业调查走访,现场解决实际问题251个。今年该县又实施“新型工业化推进年”活动,在全县形成了支持工业、服务工业、大兴工业的浓厚氛围。

  新型工业的大发展,带来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大转型:资源与品牌对接、项目向园区集中、产业成集群发展。仅双峰海螺水泥公司去年就创产值3.98亿元、利税5170万元。农机机电产业发展到300余家。承接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去年来新上针织企业38家、有色金属新材料企业8家。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