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变成花果山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0日07:34 大江网-江西日报

  

荒山变成花果山
邵忠忠采摘梨子。

  8月10日,记者来到武宁县新宁镇夏柳村云龙果园场。放眼望去,满山葱茏,绿树成荫,果树飘香,令人心旷神怡。主人邵忠忠正在摘梨子,见到记者高兴地说:“这是中熟梨子,现在市场上1公斤已卖到2元钱。”

  穿梭在果园里,邵忠忠如数家珍:这是85亩梨树和50亩桃树,那边还有20亩杨梅树、50亩苗圃……

  说起创办这片果园,今年53岁的邵忠忠十分激动:“我过去种过蘑菇、柑橘,由于家里土地少,无法形成规模。1997年底,我把家里的房子和柑橘园全部卖掉了,带着妻儿承包了100亩荒山,开垦荒山种植果树……”

  邵忠忠出生在浙江省淳安县茶园镇庄边村,1970年1月来到武宁县黄乡斜滩村7组定居,一家人靠种3亩水田维持生计。90年代初,他在房前屋后开垦了10亩荒山,种植柑橘,年仅柑橘纯收入就有3000多元。尝到了种植水果的甜头后,1997年底,邵忠忠承包了100亩荒山,在荒山上搭建茅棚,开始艰苦创业。2003年,他又承包了130亩荒山,种植果树和苗木。

  邵忠忠告诉记者,他每年都要做一件“大事”:1998年开荒栽果苗,1999年掘井修路,2000年架电线建房通电话……每年的收入,他都投入到果业建设上。如今,他已成了“科技示范户”,来这里取经的乡亲络绎不绝。在他的带动下,周边村有178户农民开垦了10亩至20亩的荒山,全部种上了果树,人均年增收500元以上,昔日的荒山如今变成了花果山。

  承包荒山后,邵忠忠白天在果园里忙碌,晚上学习果树栽培技术,看不懂的地方,就到县城请教专家。同时,还和浙江农业大学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每年都要邀请浙江农业大学有关专家、教授到他的果园指导果树整枝、施肥、防虫防病等。他的果园成了当地农民学习果树栽培技术的培训基地。他先后种植了早、中、晚熟的梨子、杨梅、桃子等果树,走上了特色化、规模化、品牌化的果树发展之路。

  走进邵忠忠的家,堂屋里摆设简单,和记者见过的普通农家没有什么区别。房前屋后,是200多亩果园,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原先是一片荒山,是他一家四口洒下辛勤的汗水和陆续投入50多万元资金,才有了今天这个模样。

  临走时,邵忠忠掰着手指和记者算账:今年,我的梨树多的一棵结梨子100多公斤,少的也有50多公斤,85亩梨树全部挂果,产梨最少10万公斤以上,收入10多万元;50亩桃子也卖了2万元,20亩杨梅也已挂果;50亩桂花、茶花等苗木也可以销售,年纯收入最少在15万元以上。

  回忆创业的历程,邵忠忠感慨良多,他笑着说:“一个人只要认定目标,依靠科学,埋头苦干,不管创业路上多么艰辛、坎坷,风雨过后一定会见到彩虹的。”

  采访手记:创业初期,邵忠忠既没有资金,又没有技术。在43岁时,他举家到外乡承包荒山。历尽千辛万苦,认准一个目标,埋头苦干,艰苦创业,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邵忠忠勤劳、朴实,他懂得学习知识,靠科技致富。他的果业“王国”,是用汗水和智慧浇筑起来的。

  本报记者何深宝 文/图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