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角劲吹 擂响高原旅游名省的战鼓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0日07:36 青海新闻网

  高原旅游名省号角劲吹

  青海新闻网讯省委书记强卫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的报告和在全省第二次旅游发展大会上的讲话,高屋建瓴,深谋远虑,把发展全省旅游业的重要性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加以分析和阐述,擂响了建设高原旅游名省的战鼓。

  坚持以高原特色旅游业为龙头,促进服务业发展实现新提升。按照“加强领导、理顺机制、整体规划、形成品牌”的要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层次招商、高品位建设、高水平经营,充分利用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资源,突出高原旅游、生态旅游、健康旅游,促进旅游产业从低水平、粗放型向高层次、集约型转变,努力把青海建设成为全国高原生态旅游名省。加强旅游基础设施、重点景区建设和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建设,重点打造环西宁“中国夏都”旅游圈、环青海湖民族文化体育旅游圈、青藏铁路世界屋脊旅游带、黄河水上明珠旅游带和三江源生态旅游区,精心培育世界级、国家级精品旅游品牌,促使旅游业尽快成长为第三产业的“龙头”,进一步拉动经济增长,吸纳社会就业,增加群众收入。

  “一业兴、百业旺”

  旅游业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也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作为一个“先导产业”,发展旅游业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带动作用,是我们培育特色产业、提升综合实力的重要要求;作为一个“清洁产业”,发展旅游业对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具有推动作用,是我们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作为一个“富民产业”,发展旅游业可以带动一个景区、带富一方群众,是我们增加就业供给、促进群众增收的重要渠道;作为一个“窗口产业”,发展旅游业可以更好地让青海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让全国和世界了解青海,是我们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促进国内外交流合作、提升青海形象的重要载体。在新形势下,把旅游业培育成我省发展的支柱产业和重要经济增长级,是一项事关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全局的战略任务。

  有优势也有不足

  从青海看,我们已经具备了建设高原旅游名省的较好基础。经过多年的发展,我省旅游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特别是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增强了我省的区位优势,“青洽会”“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文化、体育、商贸活动扩大了我省在国内外的影响,青海的知名度逐步提高,全省上下发展旅游业的共识越来越多、热情越来越高,旅游业连续多年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这是我们建设高原旅游名省的有利条件。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旅游业总体上还处在起步阶段,层次不高、体制不顺、整合不够、总量不大、企业不强、效益不佳、品牌不响仍然是旅游业的基本现状,要缩小与发达国家、地区和省市的差距,实现建设高原旅游名省的目标,我们还要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

  抓旅游就是抓民生

  建设高原旅游名省,必须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摆在重要战略地位来谋划、来推进、来突破。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要站在战略的高度,坚持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发展的决心不动摇、标准不降低、措施不走样、力度不减弱,充分发挥旅游业对全省发展的战略支撑和带动作用,坚定不移地做大做强旅游业。要站在政治的高度,树立抓旅游就是抓发展、抓旅游就是抓民生、抓旅游就是抓和谐的观念,不断推动旅游业发展更上一层楼。要站在全局的高度,自觉把旅游业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充分发挥旅游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效应。要站在发展的高度,牢固树立科学的旅游发展观,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不断延伸旅游产业链,走内涵发展、规模发展、效益发展、生态发展的路子,切实增强旅游经济整体实力。

  举全省之力实现旅游大发展

  建设高原旅游名省,关键在于旅游产业的发展。没有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建设高原旅游名省也只是一个口号,一句空话。目前,全省旅游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千方百计扩大市场对青海的旅游需求,千方百计增加满足旅游需求的供给能力,切实把自信、开放、创新的青海意识转化为谋划旅游的强大精神支撑,牢固确立青海旅游的主体地位,积极开拓青海旅游的主体市场,全力打造青海旅游的主体品牌,不断推进全省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建设高原旅游名省涉及面广、关联性强,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举全省之力共同奋斗。要按照“加强领导、理顺机制、整体规划、形成品牌”的要求,努力构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主打、社会参与”的旅游大发展的工作格局,特别要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坚定不移地加快实现建设高原旅游名省的宏伟目标。旅游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1] [2] [3] [4] [5]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