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公正选拔人才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0日07:44 大江网-江西日报

  8月19日,一年一度备受人们关注的高校招生顺利结束了。

  与以往不同,今年我省考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达到38.4万人,比去年增加3.1万人,增幅8.78%。与此同时,首次实行了“知分、知位、知线”填报一本二本院校志愿,从第三批本科开始,坚决取消省内院校预留招生计划的传统做法,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点录”。全省的高招工作朝着“更公正、更阳光、更和谐”的方向,迈出了更加坚实的一步。

  改革

  为高招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早在去年高招结束之时,省高招委就开始酝酿新一轮高招改革的举措。同年11月29日,省高招办正式向社会公布了4项高招改革措施,立刻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由此揭开我省2007年高招工作的序幕。

  4项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再次提前高考报名时间;报考科类由7大类合并为文史理工两大类;提前全省艺术专业统考时间,取消特殊专业统考;志愿填报分批进行,实行“知分、知位、知线”填报一本二本院校志愿。高招工作全面展开后,4项改革果然带来了喜人的效果:高考报名时间提前了,高考各项准备工作更加充分,各种应急预案周到全面;艺术专业统考时间提前了,使考生在参加外省院校组织的专业考试时,就取得了全省艺术统考的合格资格,艺术专业考试更加规范;报考科类只有两类了,过去考生报名时报错类别的现象今年大幅度减少;尤其是“三知”填报志愿取得圆满成功,广大考生在充分知情的情况下作出了明智的选择,“撞车”压力明显减轻。

  统计显示,全省高考成绩前1000名的考生均合理地分散到各大名牌高校之中,6544名600分以上考生只有217名落选,高分考生落选率创出历史新低。

  规范

  省内院校“点录”成为历史

  第二阶段录取即将开始之时,我省宣布取消省内院校的“点录”。消息传出,守卫录取现场的武警战士顿感轻松了许多。因为,没有了“点录”,省内院校的招生计划全部按考分高低录取,想方设法“走后门”的人没辙了,来录取现场的人自然少了。

  今年以来,以铁的纪律维护招生的公平公正,已经内化为全体高招人员的自觉行动。早在高招启动之初,省高招委对规范招生作出全面部署,把防范和治理体制外招生、严厉打击招生诈骗、坚决制止招生乱收费等,作为今年招生工作综合治理重点。尤其把规范民办高校、独立学院的招生行为作为重中之重,对审核民办高校招生章程和广告、纯洁民办高校招生队伍、严厉打击非法招生中介等提出了严格要求,作为一条高压线,警示所有的高招人员。同时,将民办高校招收的学生全部进入全省大中专院校学生学籍注册信息系统,让考生和家长公开查询。

  录取开始后,全体高招工作人员坚持按政策办、按规定办、按程序办、按权限办,高招录取秩序井然。

  阳光

  让考生感受和谐高招的温暖

  7月15日,九江考生解薇静给录取现场送来了第一面锦旗。她激动地说,是阳光高招让她走进了梦寐以求的南京大学。

  原来,高招录取开始后,解薇静通过新闻报道公布的高招信息,在第一时间知道自己的一志愿“撞车”、二志愿的南京大学有缺额却没能正常投出;她勇敢地走进录取现场的信访处求助。最后,在省高招办和学校的共同关心下,以增加在赣计划的形式将她录取。

  高招工作启动以来,我省采取有效措施坚定不移地推进信息公开。各地招考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省高招办向每位考生赠送《高招一百问》,把高招政策明明白白地交给考生。今年4月,“高考直通车”开进了11个设区市的18个县(区),讲解高招政策,公开高招信息,指导填报志愿。

  谈及今年高招的亮点,许多考生和家长对录取信息及时发布印象深刻:“每个批次一二志愿的录取结束后,都安排了填报缺额院校志愿,哪些院校有缺额上网一查就知道。”总之,信息发布与录取工作几乎同步,让考生切实感受到阳光高招的温暖。

  服务

  咨询会解除考生燃眉之急

  高招录取是在“封闭”条件下进行,录取现场信访接待处成为服务考生的唯一窗口。40多天的录取期间,许多考生和家长总是带着问题来,怀着满意归。

  7月3日,现场信访接待处正式工作的第一天,万年县的一位考生就上门求助,反映体检结果有误。经省级医院核实后,省高招办立即更正信息,却发现考生的原始表格远在万年。信访处的同志立即与上饶市招考办联系。第二天,万年县招考办的同志就风尘仆仆地将表格送到南昌,考生也如愿录取到华侨大学。

  其实,像这样急考生之所急、想考生之所想的故事还有许多。为了帮助考生在“三知”情况下合理填报志愿,省高招办和省教育厅办公室联合举办了填报志愿现场宣传咨询会,邀请全国239所高校“摆摊设点”,而且给每个咨询台提供一张高考成绩统计表,标明了每个分数段的考生人数。

  积极争取外省院校在赣扩招,让更多的考生升学深造,是我省为考生服务的另一个内容。从5月开始,省高招办就向外省二本以上高校发函,恳请多向江西投放预留计划。面对江西优质的生源,许多高校给予了热情回应。

  本报记者李文亭 实习生王雅锌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