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奴的苦恼部长你永远不懂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0日08:07 燕赵晚报

  在2007博鳌房地产论坛上,建设部原副部长杨慎直言目前房价高的原因是由于人民群众住房需求量增长,住房消费同我们城市化进程成正比,他并不同意时下房奴一说。(8月19日《新京报》)

  房奴一词始于何时,已无从追溯,但以普及率和知名度而言,“房奴”入选新版的汉语大词典当无异议。也因此,当原副部长明确表达出“不同意时下房奴一说”时,会引起一阵舆论热潮自在情理之中。

  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事实上,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或者一种社会现象,不同阶层的人总会给出不同的解读。显然,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能不能说,而在于怎么说,是不是有说服力。

  不敢苟同杨副部长的话,首先在于杨先生的建设部原副部长的身份。应该认识到,“房奴”一词有范围上的特定性,特指那些虽然买得起房,但必须承受十几年几十年乃至一生的高额贷款的中低收入群体。原副部长肯定不属于这一群体,既如此,他哪里能客观地看待“房奴”?

  同时值得忧虑的还有大众在福利保障方面的贫困。在房价一骑绝尘的现实背景下,解决住房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要知道,房奴们虽然还能够担负起每个月数额不菲的贷款,但他们免不了要担心,失业了怎么办?单位效益不好了怎么办?此前也有不少高官表示“买不起房”,但事实证明,他们是说在享受良好的国家待遇之后买不起“第二套房”,这与普通公众的“买不起房”完全是两回事。

  不错,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会带来住房需求量的增长,进而推高房价。但杨先生可能忘了,这一进程中,政府是不能袖手旁观的,不能让中低收入者承担所有的“沉没成本”。近看香港,早实行了“廉租房”政策,切实地保障了人人有房住;远看法国,包括巴黎在内的许多大城市,通过一系列政府决策,督促房地产企业建造一定比例的平价房,并承诺市民“100%有房住”。相比之下,我们怎能不心生悲凉?廉租房,平价房,不但少得可怜,而且黑幕重重,因而不买高价商品房,又能怎样?与其说“房奴”是一种身份上的称谓,不如说是一种心理上的危机。

  房奴的苦恼杨部长永远不懂,因为“房奴”是个只属于我们、只有我们能懂的字眼。

  吴龙贵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