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永福:不褪色的人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0日08:14 红网-湖南日报

  本报记者 沙兆华 通讯员 李早安

  今年51岁的龚永福是桃源县陬市镇人,1977年10月入伍,1979年对外还击战中英勇负伤,被评为七级伤残军人,1980年退伍后被安置在桃源县粮食局陬市粮库工作。但不安于现状的他不久主动停薪留职,走上自谋职业之路。

  创业中,龚永福仍然看中粮食行业,依赖于桃源县稻谷资源优势和陬市镇水、陆交通的通畅,凭借多年来在粮食部门的工作经验,1992年,他在陬市镇办起了日产50吨大米的小型加工厂。

  2001年,龚永福的大米加工厂陷入了困境。他到山东专门考察了几家大型粮食深加工企业,发现单一的大米加工根本没有出路,当即下定决心,投资400多万元,购进了整条高麦芽糖浆生产线,并从山东请来了6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

  把米变成糖,收益大不同。这条4万吨的高麦芽糖浆生产线当年产值达到200多万元,使企业一下子走出危机。公司在发展中,明确了“以质量求生存”的品牌发展战略,2004年2月通过了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主产品“陬福”牌大米与高麦芽糖浆分别获得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的“优质米”、“放心米”与“湖南省名牌产品”称号。

  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龚永福越来越觉得管理人才的缺乏,于是,他把“湘鲁万福”的招聘公告挂到中国食品人才商务网,应聘者从山东、四川、广东等地纷纷而来。经过一番考察,17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应聘者成为了公司的中高层管理人员。

  人才的大换血,让曾经的家族式企业脱胎换骨。企业各项工作井井有条,市场拓展迅速,省外销售大幅增加,“陬福”牌大米与高麦芽糖浆基本占据了中南与西南的主要市场,产值从2004年的5300万元翻了几番,达到了1.6亿元,而企业也因诚信守法经营,被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湖南省分行确认为AA级信用等级,今年又被授予省级龙头企业。

  龚永福致富不忘乡亲。近年来,他不但接收安置家乡100多名农村富余劳动力,而且还吸收下岗职工110多名,使乡亲走上了致富之路,使下岗职工不再下岗。2000年,龚永福当选县政协委员,被评为“湖南省乡镇企业家”。2005年,农业部授予他“全国乡镇企业家”荣誉称号。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