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首批33家村级卫生服务站正式成立,手拿"新农合"本,看病直接报销--村民不用带钱就能看病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0日08:20 大河网-大河报

  

郑州首批33家村级卫生服务站正式成立,手拿"新农合"本,看病直接报销--村民不用带钱就能看病
8月18日,郑州市金水区八里庙卫生服务站内,45岁的海先生输完液后,拿着“新农合”医疗本走到一楼柜台前,把绿色小本递给了工作人员,工作人员核算完所有的药费后,直接从医疗本上把药费扣除。

  村民海先生说,村民们很喜欢,“条件不错,药费便宜,还能直接报销。”据悉,该区共建了33个卫生服务站,在郑州是首批,在河南省也居前列。

  □记者王芷红李晓敏实习生马雯雯文记者平伟图

  投入千万元改造村卫生站

  这33家村级卫生站都开始正式投入使用,解决了金水区10余万“参合”农民的“看病”问题。

  “以前每个村的卫生站都是个体经营,因为资金所限,所以医疗条件无疑很难跟上。”金水区卫生局副局长王炜说,但稍微大一点的医院,药费高,农民也不太敢去。为解决这种矛盾,金水区卫生院率先投入资金改造村卫生站。

  “今年,区政府投资1700余万元对33个村卫生站进行了新建改建,同时投资130多万元配备医疗设备。”王炜说。

  王炜说,下一步,金水区政府将开始改造拆迁的村卫生站,争取辖区内每个村都有一个。

  每天门诊量激增至80余人

  全科诊断室、药房、康复室、心电图、观察室、计免接种室……这个原本只有七八十平方米的八里庙卫生站在政府改造后变成了463平方米。

  “以前的条件跟现在没法比!”正在陪小女儿输液的海女士说,“以前,人根本没地方坐,一个小屋里挤好几个人,天热更难受。”

  而现在,海女士可以在空调室悠闲地等待。“只要不是什么大病,村里人都会首选这里。”

  “以前因为条件差,每天的门诊量只有20多个,但现在,每天都会超过80人。”8月18日,在八里庙卫生服务站内,身穿白大褂的医生兼负责人程文新接受记者采访时,附近前来看病、挂水的居民还在陆陆续续往站内进。

  拿着“新农合”本直接报销

  事实上,改造后的村卫生站之所以能极大地吸引附近居民前来就诊,除了条件大为改善外,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参合”的农民看病后不用再为报销药费来回奔跑,现在,这一切全部可以在站内“搞定”。“以前,在村卫生站看完病后,如果想通过‘新农合’报销药费,需要跑到区里或乡里,手续特麻烦,但现在方便多了。”正在八里庙服务站内输液的海先生说。

  据王炜说,现在,农民看病可以在站内直接报销,而且买药也是“零加价”。“零加价”后,服务站在药品上便没了利润,但政府每年会给这些服务站一定的补贴。这33个卫生服务站一年补贴下来将达到40万元。

  服务站实行统一管理模式

  建成后的村卫生服务站严格实行“六统一”和“六有”的管理模式,即机构统一设置、人员统一调配、设备统一配备、药品统一配送、财务统一监管、工作统一考核;看病有登记、发病有处方、收费有依据、进药有凭证、收支有明细、传染病有报告,由所在乡镇的卫生院统一管理。

  此外,区政府每月会给每个卫生服务站的医务人员发500元的公共卫生补贴,但这500元将根据村民的评价和政府的考核发放。

  “如果村民对这个医生很满意,而且这个医生的工作也很出色,那么每个月的公共卫生补贴则可能超过500元,反之会低于500元。”据王炜介绍,政府实行的这些政策最终目的是确保农民看病满意。

  “卫生服务站成立对‘黑诊所’是一个很大的冲击。”据八里庙卫生服务站负责人程文新介绍,卫生服务站成立后,因为药价便宜,医疗设备较齐备,备受村民青睐,而与此相反的是,他们村周围的很多“黑诊所”都开始自动“退隐”。

  医生和村民的关系很好

  来源: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