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房梁“抠出”古代契约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0日08:37 贵州都市报

  深藏老宅几百年

  空心房梁“抠出”古代契约

  据称,对研究黔中土司文化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金黔在线讯 上至明朝永乐,下至清朝光绪,30多种古代契约、租约、卖约、当约,都保存得较为完好。8月19日,记者在开阳县禾丰布依族苗族乡马头寨,看到了这些“文约”。

  这些“文约”的主人是宋灿忠。宋灿忠介绍,马头寨坐落于山清水秀的清龙河畔,有“玉水金盆”和“开阳粮仓”之称,元、明时期的宋氏土司衙门就设在马头寨,宋灿忠就是元、明时期黔中最大的世袭土司宋氏的后代。马头寨至今还保留着数十栋木瓦结构的建筑群,去年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黔中唯一保护完好的土司衙门遗址。从1283年至1631年,这里作为土司总管衙门达348年之久。

  宋灿忠现在居住的这栋木房,就是当地古建筑群中的一栋。据宋灿忠介绍,1998年,他请人翻修房子,工人在翻修房梁时,发现有一段房梁被抠成空槽,里面藏有一些泛黄的纸,工人抓起就往地上扔。当时正下着雨,那些纸大部分漂进院坝的水塘里泡烂了,少部分落在房檐下的干燥处。

  这时,宋灿忠从外面办事回来,看见檐下这些黄乎乎的纸上写有工工整整的毛笔字,还盖有官印、手印。展开一看,这些纸中有契约、租约、买约、卖约、当约、分房约、衙门判决书等,一共30多件,是宋氏祖先留下来的传家宝。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些“文约”都是用蝇头小楷毛笔字在毛边纸上写就的,纸张大部分已经发黄、变朽。“文约”是按照历史的先后顺序排列好的,最早的落款是明朝永乐年间,最晚的为清朝光绪年间。

  “祖先可能是受古人‘文约不通风,秀女不出门’思想的影响,才将它们藏在房梁上,得以保存下来,它对研究宋氏土司家族的发展衰落和黔中土司文化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宋灿忠说。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