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节”消费复苏商家爆炒“七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0日09:29 南方日报

  广州市一些学生老师校园秀“乞巧”

  “土节”消费复苏商家爆炒“七夕”

  本报讯 (记者/谢苗枫 实习生/曾妍)玫瑰、牛郎织女布娃娃、纺车镶嵌成对模型风姿绰约……昨天是“七夕”,广州街头的大小商场不仅“炒”洋节,也对中国的传统节日开始“感冒”。更有意思的是,很多在暑假留守校园的大学生也把这个传统节日搞得有滋有味,还吸引了留学生、外籍老师的“加入”,齐齐“乞巧”。

  情侣对戒打起“七夕牌”

  昨天,笔者溜达广州几家大型商场,都能浓烈地感受到七夕节氛围扑面而来,就连洋快餐店也送出“特别情人套餐”。“比起前两年,今年的‘七夕’宣传攻势最劲。”广州天河城一位珠宝商铺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以他们店铺为例,过去一般只在圣诞节、情人节及两个黄金周做情侣对戒的促销,但今年也推出“七夕”概念,“因为我们不做,别人就会做,会被人抢走生意”。

  据了解,随着中国传统节日意识的复苏,市场上出现了不少围绕“七夕”话题的营销概念。“比如说会特别举办‘剪纸比赛’、‘织布机织布’等创意活动吸引人们的注意。”正在番禺一楼盘举办剪纸比赛的文化传播策划公司吴姓负责人告诉记者,“一开始的时候还有点担心,但从这两天的情况看,很多大人参与其中,很有人气,对客户的销售目标也有所促进。”

  大学生钟情“十字绣”

  “想不到现在还出‘织布机’,看到它们就像回到了小时候。”有人在广州一食肆看到门前的仿真织布机后大发感慨。据悉,“七夕”的升温不仅大大吸引了都市中老年人的眼球,也感染了年轻人。

  笔者在一些商场发现,不少青少年朋友对“七夕”并不陌生,不仅对“七夕”的典故谈得头头是道,还能露一手。昨天,在广州市状元坊,很多女孩子都跑到卖水晶、卖十字绣的商铺挑选心头好。“平时她们会买现成的,但今天来买的人多数都是买单品,然后再在家里‘穿珠仔’。”一位卖散装水晶的老板娘告诉笔者,年纪轻的就会买水晶片或有英文字母的石头,回家穿上手链、手机绳;年纪大一点的,就索性买针买线买图案,回去做“十字绣”,“这种情况过去一般在圣诞节、情人节才会有。”

  暨大一位研究生还告诉笔者,从上周末开始,留在学校的女孩子就开始买线买布,学着流行刺绣书本的式样自己做“十字绣”。“可以绣手帕、绣手机袋,甚至绣画都可以。”她笑着透露,一些外国留学生还约好七夕晚上要到宿舍里“乞巧”,她们最喜欢中国的传统故事和节日。

  民俗文化“沾商”更易传播

  “除了春节和中秋节以外的中国传统节日,消费元素比较少,商家一般不愿下力气。”广州市青年宫有关负责人指出,随着中国传统文化得到越来越多青少年的认同,商家也开始挖掘传统节日的消费元素,不仅吸引了年轻一代,还成功引起了中老年人的怀旧情结,传统节日生意开始红火,并反过来又影响了青少年。“这说明洋节日的那一套,也适用于传统节日,并能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和繁衍。”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黄桂萍老师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播越来越重要,而商场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载体的地位也不可忽视。“来自商业自发的对民俗文化的推动力具有连续性和民间性,或许比政府主导的推动更有潜移默化的力量。”她建议,在青少年文化读本内应该多增加传统民俗文化色彩,从教育的层面促进青少年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消化和理解。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