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屈能伸”方为好警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0日09:29 南方日报

  编者按

  常言说得好,“大丈夫能屈能伸”。无论具体做的工作多大多小,无论身处的环境是险恶还是平和,是“大丈夫”就能发挥自己的能力,使出十二分的劲儿来,见招拆招,如鱼得水。本版展现的四位人民警察,正是堂堂正正的“大丈夫”,他们活跃在不同的岗位上,他们的日常工作或是跟凶恶的犯罪分子斗智斗勇,或是跟人民群众的琐碎小事打交道。有人说他们解决群众困难的时候像“温暖的春风”,他们自己说,是把老百姓的利益揣在了自己的心窝里。他们,正是老百姓心中的“明星警察”。

  警花谢欢

  “地球村”里与居民“零距离”

  金桂园毗邻广州火车站和广州白云新城,目前小区里汇集了23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在社区的警务宣传栏里,社区警务管理条理用中、英、韩、阿拉伯等几种文字一一张贴,社区民警谢欢说,这都是和居民进行“零距离”的交流。

  谢欢2002年从广州大学毕业后,被所里分配到了金桂园当社区民警。曾向往做一名刑警侦破大案要案的谢欢有些失落,但做社区民警5年下来,谢欢早已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要当外国人是自己国民”

  “来这里的外国人,大多都是遵纪守法的。”谢欢一直在强调,这里是广州市外国人居住的四个聚居点之一。如何管理外国人是一门学问。“我们的宗旨是服务人民”,但在理解上不会很狭隘,要当外国人是自己国民,不要带有排外心理。要做到这点,首先就是“语言上迁就一下”。

  “迁就一下”,说起来轻松,却是最让民警头疼的一关。事实上,谢欢刚来金桂园时同样如此,“害羞,跟外国人交流说不上来就脸红,还有意避开他们。”后来她慢慢放开了:那得益于一位喀麦隆小伙子。当这个小伙子来找谢欢时,叽里咕噜的说了一大堆“异化”了的英文,70%她都听不懂。这反倒鼓励了谢欢:这些外国人的英语也不怎么样嘛,我比他还好很多呢!

  接下来她又逐渐发现:阿拉伯人的母语也不是英语,还有韩国人、日本人说英语也很糟糕。谢欢释怀:他们跟我说话,还担心自己会出错呢,我怕什么。放开了胆子,谢欢说英语也越来越自如。

  谢欢这套自学成材的“秘诀”也教给了所里的同事们,就拿自己做教材案例。“我以前工作时,都对外国人说‘Iamapolicewoman ’,其实你就可以直接说‘police ’,外国人就明白了。你说‘passport ’,他们就知道是要出示证件。”“外国人都很聪明的。”这位女民警不忘幽默一下。

  管理方式的深层次变革

  “以一个管理者的身份去查别人证件,OK!但并不为人所欢迎,就是因为你的管理者身份。”谢欢的观点:因为这样查证掌握的基本信息非常有限,对于管理方来说最重要的“居民的动态信息”的掌握却很难,“居民们没有义务随时报告自己的行踪,也很少有人会主动告诉民警自己要去干吗,就算问起来,都会很不耐烦。”

  这让谢欢陷入了思考:面带笑容是否会好一些?她接着就开始尝试了。

  这一次面对的是社区内一家韩国人开的店,老板娘缅甸人,还大着肚子。居委会管计生的工作人员去查,老板娘操一口流利的中文,大家以为是中国人,谢欢也不例外,老板娘也不说明自己是外国人。在谢欢的微笑攻势下,两人变成了好朋友,谢欢想了解一些情况,她都不遗余力,甚至主动反映一些信息。

  这件事让谢欢感触颇深:更加透彻的了解,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管理方式。“现在我不会冒冒失失的通过查证进行工作了,转到侧面了解情况,走到他们中间,他们了解的信息比我更透彻。”

  谢欢认为,自己这个社区民警的职责就是管理和服务。改变了心态重新走进住户中,谢欢慢慢地融入了这个社区。

  便衣邓瑜斌

  手机铃声得跟着盯人环境变

  “练好基本功;要有耐心;更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打击街面犯罪的便衣生涯中,广州市公安局便衣支队五大队副大队长邓瑜斌如此总结便衣警察的三种属性。

  他早上七点钟像钟表一样精确出门,晚上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在游泳馆当教练的妻子由开始的“不适应”到现在已习以为常,她煲好汤,邓回家后在满怀歉意中喝下,而这时她早已沉沉睡去。

  由“见谁都像”到“修炼成精”

  便衣队伍是一个全新警种,“如何去发现犯罪嫌疑人”成了问题关键。邓瑜斌回忆,当时便衣支队请来了打“撞车党”的专家、反扒高手、散打冠军、法律专家等公安系统的行家里手,给大家辅导。“外表”、“年龄”、“服装”、“眼神”、“动作”是便衣警察听风辨器的几大关键词。

  邓瑜斌说,从事理逻辑来分析,理由特别重要!“做什么事都需要一个理由。比如说不是开档口的,老在档口停留,这个时候你就要想,他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他的经验是,便衣不会穿与警察相关连的衣物,甚至手机铃声都要与当时当地的环境相适应。比如说在“城中村”盯人时,手机铃声肯定不能是《人民警察之歌》,“而是和当地环境相适应的《香水有毒》之类的流行歌曲。”

  去年3月份便衣队成立后,邓和同事开始去状元坊打击一特大型偷抢手机团伙。“坦白来说,我开始也不能区分案犯和普通群众,很多人都会搞混淆,但通过几天跟踪调查,到最后抓获归案的人员与自己原来的预设相对比,我的准确率有六成以上。”邓瑜斌高兴地说。

  经过一个多月的“修炼”,邓瑜斌完成了由“见谁都像”到“修炼成精”的过程。

  走13公里抓医托考验耐心

  按照事理逻辑顺延而下,发现目标后要耐心跟踪,捕捉破案时机,因为“动手早了处理不了,动手晚了赃物就很快被转移掉”。

  七月份邓瑜斌和同事们打掉了一个茂名籍为主的妇女医托诈骗团伙,让他们的耐心经受了考验。

  那天早上天刚亮,邓瑜斌和他的同事就上了公交车,跟踪这些医托。从五羊新城的会合点到广州大道,他们一路走了凯旋华美达、珠江新城、南国桃园、跑马场、黄埔大道、广园路,一直走了5个多小时共13公里多路,“皮鞋底都烫软了。但他们没行动,就不能抓他。”

  最后,那伙人来到禺东西路一个社区,用医托方式诈骗一老人家4千多块,8人全部被当场抓获。

  “去年开始抓犯罪嫌疑人比较容易抓,大半年后他们也精了。”邓瑜斌表示。

  这种情况下,便衣支队拿起警民联系卡,深入到社区和复杂城中村,发动群众,并给予报酬和奖励,并且充分提高热心群众的辩识能力:“从看似很寻常的举动中看出不寻常来”,比如说打金铺里有人大把金项链进去,打成别的样式再拿出来;比如一群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成捆的手机卖给档口;再比如有人开车进了城中村,换了一个牌再开出来等等,“从里面看出不寻常来,这个就是本事。”

  “玩命”邱佐才

  情急下驾私车撞停疑犯车辆

  今年5月26日下午,深圳农园路,一辆丰田轿车和一辆现代伊兰特轿车迎面撞上,两车车头严重凹陷,后者的挡风玻璃和驾驶室车门玻璃全被震裂。不要以为这是一起交通事故,其实这是民警追捕犯罪嫌疑人时发生的一幕,坐在丰田轿车里的是深圳市公安局福田分局香蜜湖派出所民警邱佐才。

  “绝不放过这班贼人”

  5月份以来,香蜜湖派出所辖区接连发生多起撬盗车尾箱案件,派出所连日组织伏击行动。考虑到躲在暗处的犯罪分子可能已经掌握到派出所的车辆情况,每次出去伏击时,邱佐才都是开着自己的私家车。

  5月26日,邱佐才又开着他的私家车和战友们一同出发了。下午1时40分许,与邱佐才一同伏击的另一组队员发现,一辆黑色马自达轿车旁边有3名男子行踪可疑,伏击队员立即上前盘查。3人见势不妙,迅速上了一辆银色的伊兰特轿车,快速逃离现场。队员们一边追,一边通知邱佐才所在的行动组。

  接到通知后,邱佐才立即往农园路赶。当看到被伏击队员追赶的轿车由北向南朝自己冲过来时,邱佐才立刻意识到:这辆车就是犯罪嫌疑人驾驶的车辆。邱佐才握紧方向盘,逆行冲向嫌疑人的车辆,欲将其逼停。但狗急跳墙的嫌疑人不但没有减速停车,反而急打方向盘,想跃过路旁的绿化带逃窜。眼见犯罪嫌疑人就要逃脱,邱佐才果断地把握方向,驾驶着丰田车撞到了嫌疑人驾驶的轿车上,顿时,两车都停了下来。

  车内的犯罪嫌疑人没想到警察会这么“玩命”,慌忙弃车逃窜。但邱佐才顾不上剧烈撞击后强烈的头晕呕吐感,也毫不理会血流不止的手臂,和增援的民警们一道将3名嫌疑人全部抓获。后来,邱佐才说:“我当时只想着绝不放过这班贼人。”

  辖区车辆一年多“零被盗”

  邱佐才是深圳市招收的第一批巡警,1999年,邱佐才由于工作表现出色,被评为“福田分局十佳巡警”。2004年,邱佐才被调到香蜜湖派出所工作。

  2006年2月份,邱佐才负责管辖的丰田路上,一个月内被盗2台汽车。案发后,邱佐才焦急万分。他加班加点,每天到丰田路便衣打伏击。同时,还专门组织了辖区内的保安队成立了一个巡逻小分队,在案件高发路段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巡逻,并组织保安员到小区挨家挨户派发温馨提示,提示住户不要乱停放车辆,避免汽车被盗、被撬。每当发现辖区路面有车辆的门窗没有锁好,他都会告知保安队员查清车主的住址,通知车主下来把门窗锁好。有时联系不上车主的,他就安排一个保安员看管车辆,等车主到来方离开。由于防范到位,从2006年4月份至今丰田路再也没有发生过汽车被盗案。

  繁杂小事也从不含糊

  社区警察并不仅仅发挥勇猛的作用,在面对社区中一些繁杂的小事时,邱佐才也“能屈能伸”,从不含糊。邱佐才管辖的社区内,经常有群众到社区警务室要求办理暂住证等一些证件。邱佐才考虑到群众要多跑路,又不熟悉程序,对一些可以代办的证件,他就热心地收下,替群众拿到派出所户证室办理。2006年,龙溪花园9栋的一个住户是个老大妈,有事要去外地,急着要办理证件,却又不知道如何办理。邱佐才二话没说就帮忙代办,2天后就把办好的证件拿回给了老人,老大妈对此非常感激,连声称赞邱佐才“好警察”。

  “战神”林伟光

  常把约会变成打“飞抢”

  今年5月14日,一场特殊的婚礼在佛山市某酒店举行。新郎左腿绑着厚厚的绷带,由新娘搀扶着走进婚礼现场。新郎林伟光是佛山市公安局打“两抢”专业队队长,一周前在一次抓捕行动中负了伤。

  林伟光年仅30岁,参加公安工作却已有10年之久,是专业队里的骨干力量,是出了名的佛山“四大名捕”之一;新娘阿婷则是一名普通医生。他们共同演绎了一段惊心动魄却又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

  缠着绷带的婚礼感动众人

  今年5月8日早上8点,值了一晚夜班的阿婷正准备回家。这时,她接到未婚夫阿光的电话,说他抓贼时又擦伤了。“我问他严重吗,他说没事,还说不想来医院,能不能回家帮他包扎。”阿婷一口回绝,要求阿光来医院——因为与过去几次受伤不一样,再过一周他们就要举办婚礼了。

  在医院门口等候的阿婷见到阿光时吓了一大跳。只见阿光裤子被擦烂,整条左腿变成血柱。“一位同事在帮忙时,发现阿光的大腿伤口有一个手指头大的玻璃扎在肉里,挑出来后留下一个2厘米深的洞。”阿婷哭着为阿光缝了37针。“手术完后,他笑地对我说‘不管多痛都会将婚礼进行到底’。”那一刻,阿婷将阿光深深搂在怀里。

  一周后,左腿绑着厚厚绷带的阿光,在婷婷的搀扶下,举行了甜蜜的婚礼。很多目睹婚礼的群众都很感动,他们说:“这名便衣警察太难得了。”

  一年打“飞抢”负伤7次

  阿光自1995年入警队以来负伤近20次,仅去年就受过7次伤,身上的每一处伤痕都刻录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打“飞抢”故事。他和主治医生阿婷的恋情,正是去年的7次受伤和医治中产生的。阿光总说:“我受伤时,每次她给我包扎都完全不觉得痛。”

  说到两人恋爱的经过,阿婷微微一笑,“我们经常把约会变成一起抓贼。”去年7月的一天傍晚,阿光搭着阿婷去一家饭馆吃晚饭。但到了地点时,阿光并没有停车,却加速向前走。阿婷问阿光为什么还不停车?阿光告诉她:前面两名男子开着一辆摩托车,有“飞抢”嫌疑,他们鬼鬼祟祟的样子,正在寻找下手的目标。果然没多久,该两名男子就下手企图抢夺一名女事主,但被事主发现未能得手。“我们跟踪了半个多小时,仍然没有等到最好的抓捕机会,阿光于是将两名疑犯的特征告知队友,让路面值勤的队友继续跟踪,结果这对飞贼在澜石街再度实施飞抢时被当场擒获。”

  “你不会觉得怕吗?”笔者问。“正相反,和他一起捉贼,我很有安全感。”新娘阿婷回答。

  作风勇猛获“战神”美誉

  林伟光加入佛山“两抢”专业队3年多,每次抓捕飞贼,他都非常拼命,队友就给了他一个外号:“战神”。

  三年多来,林伟光屡破大案,他相继参与了侦破覃仲宁团伙的30宗飞车抢夺案件、冯九一团伙的21宗飞车抢夺案件、赖小聪团伙的13宗抢劫、抢夺和盗窃案件等一大批大要案件,捣毁了色情抢劫、盗窃汽车、飞车抢夺等多个特大犯罪团伙。

  今年5月30日,伤口还没痊愈,婚假还未休完,林伟光就主动回到了队伍中。

  本版撰文:

  记 者 戎明昌 刘中元 实习生 钟达文 周赞辉 王 雪

  通讯员 肖定东 夏晓露 杨伟光 张志华 姚俊南 肖逍杰 王晶晶

  图:

  正是许许多多人民警察扎根基层发挥作用,社会治安才能得到保障。资料图片

  “战神”与战车。 资料图片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