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练声声,扰人清梦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0日10:00 解放日报

  本报记者张 骏

  清晨五六点钟,拍球声、跺脚声、音乐声、甩扇子声等各种声响交织在沪上一些小区的公共场地上,一些老阿姨老伯伯每天准时“报到”,一起晨练,高分贝的噪音却让附近居民叫苦不迭。

  五点半,春申路上一大型小区的公园篮球场上就有了喧哗声,有人投篮,有人喝彩,还有人不时交谈,小区早晨的宁静顿时被打破。家住一楼的何女士家向记者诉苦,她的卧室正对着篮球场,晚上睡得比较晚,早上5点多准时被晨练噪声吵醒,每天只睡五六个钟头。无奈,她从卧室搬到客厅,可晨练噪声仍能听到,“我都觉得自己心理有问题了,早上一有声音就特别烦躁”。

  记者实地走访浦东南路上一老人集中晨练的小区。5点半,几位老人陆陆续续来到小区绿化带的空地上,老阿姨们边聊天边“啪啪”的拍大腿,百米外都听得很清楚。大约6点钟,十来个人到齐后,他们开始打太极拳,一名老伯一边打一边大声教其他人招式。大约练了40分钟,另一拨老阿姨赶来,开始跳扇子舞,伴随着音乐,七八把大扇子“哗”一声一起打开,“哗”一声一起闭合,来来回回也有二十多分钟。

  记者问起一位来跳扇子舞的阿姨,她们锻炼会不会打扰别人休息。这位阿姨不以为然地说:“小年轻要休息,我们老人家也要健身呀!”她认为年轻人贪睡太懒惰,应该早点起来锻炼身体。另一位跑步的阿姨表示,他们晨练的声音并不大,一般不会吵到别人,“当然有些人比较敏感,听不得一点声音,我们也没办法”。

  记者随后来到该小区物业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有不少业主反映晨练噪音问题,他们也劝老人们晨练不要太早、不要制造噪音,但收效甚微。因为早晨比较安静,一点点声响都会听得很清楚。况且老人们晨练,物业部门也无权制止。

  根据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音标准》规定,住宅区的声音白天不能超过50分贝,夜间应低于45分贝,若晨练声音超过这个标准,就对小区其他业主的权益造成了侵害。但一些业主也难说清晨练噪音有没有超过这个标准,并且对噪音的耐受力因人而异。“50分贝是噪音,那49分贝算不算?”一位受扰居民反问记者。

  据悉,晨练噪音问题也引起一些社区居民间的矛盾。上文提到的春申路上的小区,前些天有业主不堪其扰,多次理论未果后,向晨练的老人扔下七八个生鸡蛋。一位跑步经过的阿姨被鸡蛋击中,蛋清蛋黄从她头顶流下。


本报记者 张 骏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