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限行”实验结束 治污治堵要打持久战(2)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0日14:23 金羊网-羊城晚报

  关于城市环保的共同问题,从大气的角度来看,包括机动车的尾气排放、能源问题、发电厂的分布对城市影响等,又比如工业的分布、化工厂的位置等,这些都会对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带来非常大的影响。中国城市的环境问题“欠债”太多,一些努力在短时间内难有效果,需要大量工作和努力才能改善。

  公交战略———如果舒适便捷才会“优先”选择

  记者:现在不少城市都提倡“公交优先”,但反应平平。北京此次“限行”不仅增加班次,连月票价格都降了,效果就不同。城市要发展公交,应该以怎样的思路来开展工作?

  朱彤:公交要比较舒适,等车时间不要太长,换车的线路也不要太多,这样大家都会愿意选择公交。国外有不少先进经验可以借鉴:比如,私家车开到城市外的停车场停下来换乘公交系统;在高峰期流行“拼车”等等。美国不少地方还设有专用车道,车里的乘客达到3个人,才能开进这个通道,享受更便捷的交通。

  实地探访北京“限行令”最后一天

  

  这个星期一果然不堵车

  今天是北京机动车实行单双号限行的最后一天,适逢交通最繁忙的星期一,实际情况怎样?

  本报记者兵分数路实地体验,发现路面出行车辆大都是公交车和出租车,运行通畅,出行时间普遍缩短。选择乘坐城铁和地铁的乘客明显增多,地铁比平日将增加15%的流量,但增加车次后,并未造成旅客滞留。

  7时半,交通进入高峰期。可以明显感到车辆减少很多,这使得出租车突然“多了起来”。记者从潘家园经劲松东口、双井,最后到达国贸只用了不到20分钟,平时走这段路至少要40分钟。在平时常见的东三环出入口等多个“塞车黑点”都没有发生堵塞,一路行驶顺畅,也未发现违规行驶的单号车辆。

  ·陈晓鸿李志伟·

  北京空气质量近日变化不大

  北京机动车限行后空气质量连续两天为良,与17日相比变化不大。有关专家认为这与北京的大气因素有关:这几天当地天气条件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副站长赵越指出,大量机动车停驶,污染物排放减少,对改善空气质量是有效的。从监测情况看,与机动车排放污染有关的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污染物排放浓度,这两天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污染物积累的速度较之通常同等气象条件下明显减慢。

  ·李志伟刘刚陈晓鸿·

  (晓航/编制)

  上一页第

[上一页] [1] [2]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