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扮•故事:喇叭裤曾是不正经的代名词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0日14:30 金羊网-羊城晚报

  “穿什么鬼裤子?跟个小流氓似的!”这句话在上个世纪70年代,往往和喇叭裤连在一起。在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有一段几个男女主人公被逮到局子里狂剪喇叭裤的场景。在电影《青红》里,也有学校剪喇叭裤的段落。上世纪70年代末,以流行歌曲和武侠、言情小说为代表的港台文化开始涌入大陆,随之而来的还有这种上细下宽,把整个屁股绷得圆滚滚的,裤脚宽得足以当扫帚的“奇装异服”,以及蝙蝠衫、蛤蟆镜、披肩发和“砖头收录机”。

  喇叭裤已经不分男女———拉链一律开在正前方。而过去,女裤向来奉行“右侧开口”路线。于是很多人将此视为“不男不女”的堕落之物,不少老人摇头慨叹“世风日下”。人们常常为了喇叭裤或是邓丽君争得面红耳赤。有人站在政治高度上谴责说:这是“盲目模仿西方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表现。更有人以行动捍卫道德———喇叭裤,剪无赦!第一批穿喇叭裤的人,被指责为“不正经”,甚至冠以“流氓”。

  可是,喇叭裤就像野草,越剪越繁茂,不久后,就满街满眼地盛开起来。听说,当时穿9寸甚至1尺的喇叭裤大有人在。

  给喇叭裤平反可能是要归功于《庐山恋》这部电影。影片中的演员穿着一条“微喇”以正面形象出场,喇叭裤才算是有了一个正面身份。

  (日京/编制)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