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揾工“遇人不淑”一声叹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0日14:37 金羊网-羊城晚报

  ■黑中介诈财不留痕,学生哥有苦自吞

  ■专家坦言,此领域法律真空有待填补

  本报讯 记者田恩祥报道:近日,多名学生读者报料称,由于陷入“黑中介”的连环骗局,被骗得血本无归,却无计可施。记者调查发现,这类中介善于利用学生急于找工作的心理,诱使学生上钩,却不开发票和收据,规避责任;“学生工”明知受骗也没有证据。

  小黄和小吴是广州医学院大一学生,近日,两人看到一中介招聘暑期工的广告,遂依地址前去应聘打字员。“在天河区燕岭路25号天鸿阁,去之前他们说不用任何费用。到那里有人问了几个问题后,就说要收100元存档费,办会员证还要40元,不给退,我们照交了,没有任何发票和收据。”小吴说:“交完钱后,他们就安排我们去员村山顶恒安大厦去找‘谢经理’。刚到楼下就见到8个女孩子哭丧着脸走下来,说她们受骗了。我们上楼,经理又要我们再交钱办证……”记者随后以找工作之名咨询天鸿阁这家中介,证实了小黄小吴的遭遇。

  无独有偶,来自江西的小谢到南方人才市场找工作,同样“遇人不淑”。“还没走上台阶,一个穿着整洁的男子就迎过来搭讪,自称是南方人才市场的工作人员,找工作要到华普大厦背后。”小谢说,“我于是跟着绕到华普大厦背后。那里只有几张桌子,一男子说交钱就马上见工,不断催促我交100元办卡,并承诺介绍10次工作。第一次介绍我到黄金公司做文员,刚进门就被拒了。回去找中介,就再也没人理我了。他们此前不肯给发票和收据,我也无可奈何。”

  记者到南方人才市场办公室核实,对方称,南方人才市场所有工作场地都在华普大厦楼内,其后面不是他们的办公点。据称,他们也知道一公司利用“南方人才市场”的名义行骗很久了,也投诉过,但收效甚微。

  对于学生找工频遇骗的现象,有律师表示,对学生暑期工的权益保护,目前还存在法律真空。今年7月由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出台并实施的《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仅适用于“高等学校学生”,且“由学校统一组织和管理勤工助学活动”,“学生私自在校外打工的行为,不在本办法规定之列”。专家提醒,黑中介善于规避责任,学生找暑期工最好直接跟大型的信誉好的人才市场接触。(报料人黄小姐,三等奖100元)

  (夏天/编制)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