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儿女心中永远的英雄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0日14:51 厦门网-厦门晚报

  纪录片中的何雪珍当年只有17岁。

  孙子孙女也是何阿姨带大的。

  “我母亲居然是个英雄。”这是吴女士写在新浪博客中的一句话。今年5月,她以“前沿十姐妹”为名建立了回忆母亲的博客,记录母亲坎坷的经历。

  女儿说,无论是面对战火还是面对病魔,母亲永远都是微笑着的,在孩子们心里她是个英雄。母亲何雪珍看到女儿博客上的这些文章,依然微笑,眼角却闪烁着泪光。吴女士说,母亲表达爱的方式从来都是这样悄无声息的。

  战士们的脚被虫咬烂了,她们主动帮忙做后勤

  村民撤退了,她们成为“前沿十姐妹”

  1958年,何雪珍还是个17岁的小姑娘,她喜欢体育和唱歌,是村里的女子篮球队的中锋。1959年福建省体育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上,她是厦门惟一的女代表。

  1958年,在何厝炮兵阵地,当时一直下雨,解放军的衣服久湿不干,鞋子里长了小虫子,士兵们的脚都被咬烂了。何雪珍和其他9名篮球队的姐妹主动帮战士们洗衣服,帮忙做后勤工作。1958年8月22日,上级命令村民向后方转移,她们毅然留了下来,她们就是后来的“前沿十姐妹”。

  何阿姨说,那时候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累。每天早晨天不亮上山摘地瓜叶,喂村里的200多头猪。天亮了帮解放军洗衣服、挖工事,上百公斤的炮弹两个人一抬就走。那时候也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怕,晚上在村子四周巡逻,还要去海防前线观察有没有特务。“那时比较傻,炮弹打过来只知道低头,却不晓得屁股翘得高高的也会被打到。”何阿姨笑着说。

  因为仰慕军人,成了一名军嫂

  抚养儿女,她每天凌晨两点起床

  “前沿十姐妹”在那个年代出了名,有专门为她们拍摄的纪录片,但是光环只是一闪而过,带给她们的更多的是痛苦。

  上个世纪60年代,她们被批斗,被勒令互相揭发莫须有的“反动事实”。她们付出的辛劳被认为是“造假”,受到的表彰被认为是“抢来的功劳”。“前沿十姐妹”被尘封在了何雪珍的记忆里。

  因为仰慕军人,何阿姨后来成了一名军嫂。丈夫的部队在连江,一年只回家一次。婚后10年,她独自挑起生活重担,抚养3个儿女。大女儿说,儿时最清晰的记忆就是跟着妈妈上山下海,辛勤劳作。何阿姨每天凌晨两点起床,体重才40多公斤的她要挑157担水,在4个水井之间穿梭,就为挣6个半工分。天快亮了还要去浇四分自留地。

  何雪珍的母亲心疼她,主动帮她照顾孩子。大女儿说,辛苦多年的母亲现在还习惯坐着睡觉。

  怕拖累儿女,曾自杀过

  何雪珍曾经3 次与死神擦肩而过。1958年9月26日,一枚155炮弹钻进了十姐妹躲避的地洞,这种穿甲弹钻进洞内才会爆炸。当时洞内浓烟滚滚,幸好是枚哑炮。

  随军后她曾在闽东电机二厂金工车间从事厂里最艰苦的钻工工作,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一次在操作时,高速转动的机器把她的衣服扯了进去,身上的毛衣全都绞碎了,就在皮肉将被机器卷进去的一刹那,她及时按住了停止键,再次躲过一劫。

  上个世纪90年代,80多岁的老母亲病故,丈夫工作上遇到挫折,儿子婚变,接二连三的打击向何雪珍袭来。处理完母亲的后事,她倒下了,沉默不语,家门都不出。这一躺就是7年,儿女们日夜守护在她的床前,到后来她觉得自己在拖累儿女,选择了自杀。

  回想起往事,何阿姨说,这次是家人把她从死神身边拉回来的。“没有家人,我早就死了。”

  2000年,电视台录制前沿十姐妹的回忆片,何阿姨患病无法参加,大女儿到电视台把片子拷贝回来,天天放给母亲看。家乡的几个姐妹也给她打电话,为患病的她打气。那一年,何阿姨终于开口说话了。

  何阿姨对孩子很严格,3个孩子小时候都被她打过。一次,大儿子拿了人家的东西被她发现了,她当着人家的面打儿子。何阿姨说,每次打孩子,她都比孩子哭得还凶。何阿姨的大女儿说,正是母亲这种严格的教育方式,才让他们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记者 吴笛 实习生 张骊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