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滨北路:他收藏了上百台收音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0日14:51 厦门网-厦门晚报

  庄先生为上世纪60年代美国产的收音机调频。

  早晨醒来,我们的厝边新闻助理庄先生都要打开收音机,刷牙、洗脸、吃饭、上班路上都不落下。周末爬山,口袋里也要装一个。“别人说老人家才带收音机听,你怎么也带?”44岁的庄先生“一意孤行”,乐在其中。

  三“顾”商店

  狠心买下第一台收音机

  以前邻居家有收音机,他天天围着邻居转。1976年,全家攒了好几年,花了100多元再加上几张华侨券才买到了一台红灯牌收音机。“那时收音机可是大件。”

  上高中时,他省吃俭用了2年,存了18元,想给自己买一台三洋收音机。他不敢告诉家里人,自己跑去商店,拿起收音机,觉得太贵,舍不得买又放下。第二次又去,拿起来又放下。第三次去,他才下定决心买了回来。

  太太和他

  一同听收音机入睡

  庄先生睡觉一定要听收音机,不然睡不着,收音机要一直开到天亮。刚结婚,太太觉得很吵,等他睡着就关掉。半夜,他又把收音机打开。如今太太也习惯了,跟着他听收音机睡觉。

  电视对庄先生来说,只是偶尔看看新闻。“收音机比电视好,不用坐那么久。”只要在家,他都要开着收音机,白天听新闻,晚上听谈心类节目。出差更要带着,包里、车上都放着收音机,办公室里也有好几个。

  “我还把收音机带上海拔4000米的玉龙雪山,一边爬山一边听广播,好惬意啊!”

  他收藏的收音机,最大的有25吋彩电那么大

  庄先生的家里满是收音机,每个房间、每个抽屉都有,最小的两三厘米,最大的有25吋彩电那么大,还塞满了一个储藏间。客厅里收音机和留声机都成了摆件。

  工作两三年后,有钱了,他开始买收音机。他就喜欢老式收音机,本地市面上买不到,他就上网买。一有空就坐在电脑前“淘宝”,“买收音机也是缘分,可遇不可求”。收音机买了一个月后,要是不再买,就心痒得慌。“有的很烂,明知买回来不会听,还是忍不住。”

  他搬出了“镇宅之宝”——上世纪60年代美国产的收音机。这也是最贵的一个收音机,“花了近三千元,很宝贝的。”庄先生轻轻地打开收音机,旋动着调频,40多年了,收音机看起来还很新,声音效果依然很好。平常他都舍不得用,“弄旧了就可惜了。”

  庄先生在网上认识了不少收音机爱好者,“一有人卖旧的收音机,大家抢都抢不到”。不仅收音机,庄先生还买了4台留声机,有的还被当桌子用了。“不敢再买留声机了,太大,再买没地方放了。”

  收音机坏了没人会修

  只好收起来

  最好的要数上世纪50年代英国的老式收音机,他觉得:买旧货不要计较有没有生锈,旧的本来就不可能跟新的一样嘛!修老收音机却成了问题,“大部分人不会修,难得会修的也没有零件,只好保存起来了。”记者告诉他,有塞在耳朵里的迷你收音机,他眼睛一亮,赶紧打听哪里有卖。

  “要是厦门能开个收音机博物馆多好啊!很多老式收音机都很有意义。”他觉得广播电台应该兼卖收音机,这样才有更多的听众。“说不定,下一次广播电台来找我当样板,因为有我这么忠实的听众。”在厦门。他还没有找到一样爱好的人,“要是有人一起分享,交流就好了!”

  这么多收音机,要每个都听,轮上一遍不知得花上多少时间。朋友建议他去开个酒吧,以老收音机为主题。

  文/图 厝边见习记者 戴懿

  厝边新闻助理 庄建法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