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粤农村变革中滋养鲜活文学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0日14:54 金羊网-羊城晚报

  广东启动“文学支农”工程,在全国首次明确提出举一省文学创作力量投入农村题材创作

  本报今天消息记者邓琼报道:广东启动“文学支农”工程———昨、今两天,广东省作协组织一批重点作家及各地作协工作者在中山市开会,共商文学“支农”工程大计。省作协发出《深入生活,勇担责任,为繁荣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学创作做贡献》的倡议书,相邀全省作家和文学爱好者,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创作出广东文学农村题材的大气之作!农村题材丰富复杂具资源优势

  明确提出举一省文学创作力量投入农村题材文学创作,在全国还是第一次,广东作家们对此表达了不同寻常的深切认识。

  吕雷、杨克、程贤章、展锋等作家纷纷表示,如今农村,尤其是珠三角一带,早已不再意味着稻浪果园、田埂沟壑,还有工厂、高楼大厦,奔忙的身影不只是农民父老乡亲,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工兄弟姐妹,以及各行各业劳动者。农民观念也不能简单化地等同于“小农意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培育起来的科学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等都深入了他们的精神世界。这种情况下的农村题材文学空间广阔,大有作为。

  “在今日农村,勤劳致富者、乡镇企业家、科技兴农带头人、农副特产品经营家、村民自治基层干部等新农民形象层出不穷,迥然有别于传统文学作品里面的固有艺术形象。毋庸讳言,南粤大地蕴含着比传统农村、比内陆省份更为丰富、复杂的信息和元素,这正是广东文学农村题材创作上的‘资源优势’。”省作协副秘书长游焜炳说。作家农民农民工在创作上融合

  广东省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廖红球感慨,广东作家向来有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的好传统,欧阳山、秦牧、萧殷、陈残云、陈国凯等均推出过名篇佳作,《乡下奇人》、《香飘四季》等在不同时期代表了广东文学的艺术高峰。后来,农民作家王杏元和杨干华又在专业作家辅导下,写出了当年轰动一时的长篇小说《绿竹村风云》和《天堂众生录》,直至当选省作协副主席。进入新时期以来,除程贤章等老作家还在笔耕不辍,又涌现出了吕雷、赵洪描写农村改革的《大江沉重》和展锋描写当代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终结2005》这样震动全国的长篇小说。

  除了专业作家、签约作家、会员作家外,当前在深圳、珠海、东莞等地还聚集、形成了一批令人瞩目的农民工创作队伍,粤西也涌现出了一些有潜质的农民作家,作品受到国内文坛的充分肯定。“作家、农民、农民工在文学创作上的融合是广东文学一个可喜的新现象!在全国也很突出!”廖红球断言。深入开垦农村文学成共同承诺

  两天的会议群贤毕至。王杏元、程贤章这样的老名家来了,吕雷、展锋这样的中年作家来了,王十月、郑小琼这样的“外来工文人”也到了。他们热烈研讨,畅所欲言,共同承诺继续深入开垦南粤农村文学热土。

  广东省作协也郑重宣布,启动“文学支农”工程,在今后的文学评奖、作品扶持、文艺评论、作家培训等方面全面提高对“三农”题材的重视,促进农村题材文学创作的新繁荣。

  

南粤农村变革中滋养鲜活文学

  图:广东农村生活丰富有出好作品的沃土。本报记者陈秋明摄

  (晓航/编制)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