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供应不应内外有别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0日17:13 红网

  

食品供应不应内外有别

  (在吉林德大有限公司,一只鸡出口前要经过几十个检测项目)

  《中国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白皮书显示,多年来,中国出口食品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这是很让人引以为荣的,也是很让人羡慕的。

  生出羡慕之心是因为供国人食用的食品,其合格率就远没有这么高。也是这份白皮书显示,2007年上半年,中国消费量最大的前10类食品,除水产制品抽样合格率为85%外,企业9类食品专项抽查合格率均在90%以上,肉制品抽样合格率达到97.6%。根据今年上半年监测结果,中国蔬菜中农药残留平均合格率为93.6%,畜产品中“瘦肉精”污染和磺胺类药物残留检测平均合格率分别为98.8%和99%(2007年8月18日《长江商报》)。尽管这是了不起的进步,但是与出口食品相比差距还是很大的啊。

  这很让人有些看不明白,都是国内生产的食品,都是给人食用的。为什么出口食品多年来一直保持99%以上的合格率,而内需食品其合格率就是在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的今天,都达不到出口食品的标准呢?

  前几天,看到这样的两则新闻报道,一则说是出口到欧美日等地区和国家的食品如何保证安全的,一则说是连续11年来供应香港地区的食品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在这两则新闻中,相关部门都介绍了是如何保证出口食品安全的。还配有活灵活现的画面。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从蔬菜的采摘、清洗、检测到包装,都非常的严格,就是这一道道工序的工作人员其穿戴都规范得很,一律白帽子白衣服,无纺布手套、鞋套等。当时,我看了这新闻报道啧啧称奇。而且想,供国人吃的食品怎么做不到这样郑重其事、严格认真呢?

  当然,卖给外国和地区的食品,价格要比国内高,能够赚到很多外汇。而且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我们的声誉和形象。还有关系到与人家做生意这样非常大的事情。如果像国内食品时不时发生“苏丹红”、“孔雀石绿”、“瘦肉精”等事故,那么肯定影响国家的声誉和形象,给西方一些国家攻击我们的口实。此外,人家肯定不与我们再做食品上的生意了。这一切损失都是巨大的。因此,采取一切办法,确保出口食品的安全非常必要。

  但是我们也要像对待出口食品那样,保证内需食品的安全。国人也是人,也应该吃上99%以上合格率的食品。别以为只有出口食品不合格才会影响国家的声誉和形象。其实内需食品的合格率低,发生食品安全事故,也同样会影响国家的声誉和形象。

  既然应该给出口食品百分之百的安全,那么也应该给内需食品百分之百的安全;既然能够做到出口食品99%以上的合格,那么也能够做到内需食品99%以上的合格。在食品供应上,不应该内外有别的。

稿源:红网 作者:匡生元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