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老人18年写诗千余首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1日00:58 燕赵都市报

  本报记者孙超 实习生姜帆

  鹿泉市田都村65岁的张东升老人,十几年的时间里坚持诗歌创作,至今已经写就千余首诗词,已经整理结集的也有400余首。

  ■生活阅历奠定创作基础

  张东升从小就热爱文学和诗歌,他最早的文学启蒙来自于他的母亲。1965年,张东升到北戴河当兵,1969年转业后被分派到冶金战线,先后到过包头、天津、郑州、上海等地工作,还去过澳大利亚、法国等国家。老人热爱读书,兴趣非常广泛。“我现在正在读《吴越春秋》。”老人说,歌德、李白、苏轼是他的最爱。走南闯北的生活和广泛的阅读,为他进行诗歌创作打下了基础。

  ■患上癌症仍乐观创作

  1989年,张东升被确诊为食道癌中期。

  “我走过了那么多地方,开阔了视野,处变不惊,敢于面对,癌症对于我就是只‘纸老虎’。”现在,癌细胞已经完全消失了,老人说这与乐观的心态和一直坚持写诗很有关系。

  ■愁是黄连,乐是美酒

  说起写诗的经历,老人很兴奋,他说自己学历不高,只有初中没毕业的水平,但是从小就喜欢诗歌。在年轻时就写过一些,然而那时工作忙,写的并不多。真正开始系统创作是在患病退休后,那时闲了下来,有时间经常出去旅游,触景感怀,就会把草稿记下来,等回到家后再修饰推敲。

  老人的诗歌风格多样,体裁也各不相同,五律、七律、词、现代诗都有所涉猎。

  老人拿出一首自己创作的《西江月》:“生活犹如大海,吾乃一叶小舟。海水从不平静,人有悲欢离愁。愁是一碗黄连,乐是一杯美酒。愁乐皆是烟云,唯有追求不休。”他说这首诗很能反映他对待生活和疾病的态度。

  ■最大心愿是诗集出版

  在张东升的家中,记者看到一本本整理好的诗集,《山河篇》18首、《抒怀漫吟》43首、《晚情》36首等。据老人统计,已经整理结集的诗歌有400余首,加上这些年积存下来未能整理结集的则达到千余首。张东升老人告诉记者,他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在有生之年将自己的作品结集出版。“我想看到自己的作品印成铅字。”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