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慎看待名校“王牌”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1日01:20 东南快报

  谨慎看待名校“王牌”

  名校可为楼盘锦上添花,但不能被无限夸大。

  楼上的邻居易先生,儿子高考落榜后,最近正在反思当时将儿子从安溪一中转到厦门一名校就读的利弊。

  “在安溪一中时,儿子成绩排名在班级第10名左右,上本一大学没问题”,易先生2004年在厦门买房后,将儿子户口迁到厦门,之后让儿子就读厦门学校,但高考成绩刚上本二线。

  易先生现在认为,孩子的教育成长有其规律性,并不是选择名校就等于可考上名牌大学,或者孩子突然变得素质更高了。

  公务员郝先生则认为,他买房更看中的是氛围,名校的氛围很重要,“就像一些想培养贵族孩子气息的家长,总是不惜金钱入住贵族社区”。

  对教育地产持疑惑和肯定的这两种态度说明,对家长来说,不可一味追逐“名校牌”;和贵族住在一起,使你领略贵族氛围,但并不意味着你也可成为贵族。

  反观现实,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厦门真正算得上教育地产、并做到实处的楼盘甚少,将其作为营销概念的居多;有的还只沾了名校光,却一味将其当“王牌”来宣传。

  古有“孟母三迁择邻处”,今有“砸锅卖铁为择校费”,教育对家庭、个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现实中,凡是名校旁边的房子都较好卖,房价也高出不少。

  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是一种公共产品,教育环境作为房产的配套,是房产价值的一部分,其好坏影响房价很正常,但不能被推到核心因素,若过度推崇,以致催生房价虚高并为之买单,则是一种盲目行为。

本报记者 易福进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