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生命”正在试制中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1日02:05 大众网-齐鲁晚报

  试图利用基因技术制造新物种的美国科学家文特尔。(资料片)

  人造生命是利用核苷等组成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基本要素创造新生命。据报道,虽然人造生命技术处于起步阶段,但研究人员希望能在3至10年内取得突破。新的物种有助于解决人类难以克服的困难。

  生命起源对人类来说一直是未解之谜。就在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试图在宇宙中寻找新生命时,宇航局之外的美国和其他国家研究人员则另辟蹊径,希望通过现代技术,创造人造生命。

  美联社20日报道,虽然人造生命技术处于起步阶段,但研究人员希望能在3至10年内取得突破。

  必需的三大要素

  人造生命与克隆不同,克隆是利用现有遗传信息“复制”生命,而人造生命则是利用核苷等组成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基本要素创造新生命。

  “这将是个大新闻,每个人都将知道它。”意大利威尼斯一家人造生命研究机构研究员马克·贝多说,“我们所说的是一项能从本质上改变我们世界的技术。创造样品细胞使宇宙中出现新的生命形式成为可能,也能够解释生命起源的奥秘。”

  贝多认为,创造人造生命有三大要素。首先,要有培育人造生命的“容器”,即细胞膜,允许人造生命细胞筛选出对生命成长有用的分子,为细胞分裂提供营养。此外还需要一个基因体系,以控制细胞的功能,使细胞能根据外界环境变化而繁殖或变异。最后,人造生命还需要一个新陈代谢系统,以从外界环境中吸收营养,并将营养转化为能量。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杰克·绍斯塔克是人造生命科学领域“先锋”学者之一。他预测,研究人员将在6个月内完成贝多所说的第一个要素。他预测研究人员将利用脂肪酸制出合适的细胞膜。

  绍斯塔克对实现第二个要素也持乐观态度。他说,研究人员可以充分利用核苷酸。核苷酸是由核苷与磷团结合而成的化合物,是组成DNA和核糖核酸(RNA)等生命基因体系的基本单位。他认为,在符合条件的细胞膜中加入适当比例的核苷酸,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生命便具备了繁殖的可能。

  “我们不足以聪明到能创造所有东西,我们只是让生命的进化能力本身来做最艰难的工作,然后我们再来看有什么进展。”绍斯塔克说。

  数家机构在研究

  美联社说,全世界至少有数家研究机构正在努力培育人造生命。

  位于美国华盛顿市郊区的J·克雷奇文特尔研究学会研究人员培育人造生命的方法与贝多不同。他们将两个细菌的DNA互换,交换它们的“基因身份”。该学会正在为此申请专利。但学会研究人员认为,他们不是在重新创造一个生命,只是“‘修改’一个生命,使其成为新的生命种类”。

  但J·克雷奇文特尔研究学会研究人员与贝多等人拥有相同的观点。他们认为,创造新的人造生命意味着新的能源、环境净化体系和拯救生命的药物。而对于一些人而言,这还意味着让他们了解生命如何起源。

  “我们有时会想,下一个生命的起源将是在某个实验室中。”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戴维·迪默说。

  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人造生命可以帮助人类克服困难

  包括贝多在内的一些科学家相信,人造生命将会在未来解决一系列目前人类难以克服的问题,帮我们干一些“脏活累活”,其中包括抵御疾病、“锁住”温室气体和“吃掉”垃圾。

  利用文特尔的研究,科学家们未来可能研究出具有特殊功能的新微生物,它们可以充当绿色能源以替代石油和煤,还能分解火力发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碳,从而为低成本、高效率制造生物能源找到一条新出路。 (本报综合)

  延伸阅读

  生命起源的最早实验

  早在1871年,达尔文写给朋友的信中,就提出了对于生命起源的设想:原始生命起源于“某个充满氨、磷酸盐、光、热和电的热水场”。

  1953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尤雷的研究生米勒把甲烷、氨气、氢气和水蒸气混合,加以火花放电(模拟闪电),经过1周反应,米勒在油状的沉淀物中发现了生命的构成物质——氨基酸。

  这项实验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被视为解开生命起源之谜道路上的一座里程碑。

  新物种会不会失去控制

  尽管专家们从人造生命的新技术中看到了无穷的好处,但很多人对于它可能给人类伦理观念带来的冲击,以及人类最终可能失去对新物种的控制等问题感到担忧。因为任何人造生命都有可能演化成跟地球上现有的生命形式完全不同的生命,成为无法控制的生物。

  对此,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分子生物学教授戴维·迪默却认为,人类制造的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与那些在自然界中进化了30亿年的生物竞争。

  不过,专家也认为,从理论上来说有可能制造出新的致病细菌,甚至生物武器。

  (本报综合)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