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发现新的海底热液活动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1日03:25 青岛新闻网-青岛日报

  本报讯近日,执行中国大洋科考第19航次任务的“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顺利返回青岛。在这次科考活动中,我国科学家在西南印度洋中脊成功发现新的海底热液活动区,从而实现了我国在该领域“零”的突破。

  “大洋一号”于今年1月8日从青岛起航,历时220天,航程3万多海里,主要考察区域涉及西南印度洋、西南太平洋和西太平洋的部分海域,以海底热液系统的资源探查及相关的科学与环境调查为主要任务。此次科考以2005年我国首次环球科学考察成果为基础,以海底热液系统的资源探查及相关的科学与环境调查为主要任务,共有国内外15个单位的130多位科研人员参与。

  今年3月,在水深2800米的西南印度洋中脊,“大洋一号”上的科学家们成功发现了新的海底热液活动区,并采集到样品。 据了解,海底热液是20世纪海洋地质学最重要的科学发现之一,寻找新的海底热液活动区是中国大洋协会“十一五”计划重要目标,因此这一重大发现对我国国际海底资源研究与开发意义重大。

  据首席科学家陶春辉介绍,海底热液研究是当今国际上科学研究的前沿。由于洋中脊等处的岩浆活动,海水通过裂隙渗入地壳,被熔岩或围岩加热后富含金属元素的高温热液沿裂隙上升与周围冷海水混合,形成黑烟囱,硫化物沉淀到烟囱和附近的海底,多金属元素也在此富集。同时,巨大的热通量、与生命起源有关的海底热液生物等科学问题,使热液活动区成了科学研究的天然“海底实验室”。

  此外,“大洋一号”返青前曾停靠香港,举办了公众科普讲座和开放日活动,6000余位香港各界人士登船参观,在当地掀起了一股“大洋热”。

  (本报记者张子倩本报通讯员柳凤林)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