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利润这回事儿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1日03:35 钱江晚报

  ■本报记者 钟慧丽

  最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张新民教授来到浙江大学经济学院MBA高级研修班,向浙江的企业家经理人讲授《企业财务报表分析》。虽然这门学问比较枯燥难懂,但他每次讲完一堂课,学员们都给一次热烈的掌声。

  张新民梳理了有关利润的一系列概念,给学员们看了许多看似正常、实际隐藏着大漏洞的财务报表。很多细节,不是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还真不会注意到。

  账上有钱就是有利润吗

  “人民币升值了,你手中的钱值钱了,这不是利润。”

  “儿子继承父亲遗产,虽然得到很多现金,这也不是利润。”

  张新民举了一系列反例后,提出了利润的两大要素:对外交易和现金流入量。没有对外交易,或者没有现金流入量,都很难算作利润。

  他又举了一个例子,让学员来辨别。

  某公司被母公司注入3亿元坏账,经过几年努力,坏账包袱下降到2.6亿元。这时,母公司又将该坏账换出,置换入一块评估价值3.2亿元的土地使用权。这样,该公司账面有了0.6亿元的盈余。这种置换产生的增值是利润么?

  张新民的答案是,这0.6亿元也很难算作利润,因为没有产生现金流入量。

  什么是真正的利润

  由于会计处理方法的特点,公司财务报表上的账面利润不一定意味着有支付能力的增值——有些是掩盖亏损的手段。如果横向对照各份财务报表,就能看出一些漏洞。

  张新民举了某知名电器公司的案例。某一年,公司有经营资产41亿元,对外投资14亿元。到年底,公司营业利润负0.38亿元,对外投资收益5.42亿元。

  张新民分析说,这意味着该公司存在大量不良资产。从报表分析,这个公司很可能是用会计手段,操纵了会计信息。

  “有现金流入,才是真利润。如果只看账面的利润数字,就会经常被误导。”

  老板的钱跟会计的账为什么不符

  利用会计方法操纵报表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会导致利润与现金脱节。此外,还会在报表上出现很多违反常识的变化。但是,即使按照正常会计方法处理,也会出现会计收入和货币进出不符的情况。

  比如,在赊销情况下,会计收入可能会先于收入对应的货币;在预收货款的情况下,会计收入会晚于收入项目对应的货币流入;只有在现销情况下——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两者才是同时对等的。

  会计费用也不一定跟费用对应的货币流出同时发生。如果付款滞后,会计费用就先于其货币流出;如果先购买后使用,会计费用就会晚于费用对应的货币流出。

  企业收购,价格怎么算

  如果你想去收购一家企业,怎样不花冤枉钱?或者你将要被收购,你的企业该值多少钱?张新民认为,公司利润往往是衡量企业价值的重要指标,他举了一个例子:有一家企业,注册资本1000万元,每年有利润1000万元,已经持续了3年,且历年没有分红。有一家上市公司想收购这个企业,最终该企业老板决定出售51%的股份——问题来了,51%股份值多少钱呢?

  一般来说,如果上市公司想收购别的企业,更注重对方的盈利能力;而非上市公司收购,对方的净资产会显得更重要。

  “我的算法是,每年利润1000万元,乘以收购方——上市公司所在的股市的基本市盈率的底线。从当时股市看,对方公司所在股市市盈率为8~12倍,所以,1000万元乘以底线8,再乘上51%,得出基本估价是底线4000万元。”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