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前装好“防火墙”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1日03:35 钱江晚报

  ■本报通讯员 高强

  对于一家公司来说,能够上市的确好处多多。但是不是公司一上市从此就万事大吉了呢?公司如何为上市做好充分的准备?上市之前公司如何完成科学规范的公司治理呢?在中科生产力促进中心近日组织的“公司治理与资本运营沙龙”上,部分知名投资商、浙江上市企业董事长及专家学者,就公司上市的话题进行了交流。

  改加法为乘法

  融勤国际中国区总裁 孙红伟

  改革开放20年培养了极其优秀的浙江商人,世界上很小的商品、日用品,出处大多在中国,我们的很多企业不知不觉做到了世界第一。但是,这个“第一”跟国际其他第一的差距是非常大的,在2003年,这个差距是两千多倍,为什么?因为中国的企业是踏踏实实地发展,没有跟资本对接起来,所以我们的整体资产被低估。我国大多数企业家太专注于企业的运营、管理、销售、人事等等琐碎事情,很牵扯精力。浙江的企业,2005年、2006年进步很快,但是我们还是在做“加法”。如果企业利用融资的杀手锏,进行上市,或者私募,跟战略投资者进行合作,改加法为乘法,那企业的发展就驶上了快车道。

  80%的时间用于上市准备

  盾安集团副董事长 王涌

  公司上市之前的准备工作很重要。有一个“二八原则”,是说要把80%的时间用在上市之前的准备上,20%的时间用来进行上市的流程操作。

  现在,企业上市的要求表面看比以前低,但其实是提高了,有几个问题需要特别关注。首先是你的企业所在的行业成长性是不是高?如果是高耗能低产出、国家政策不支持的,就不用考虑上市了;其次是公司治理要完善,至少要向这个方面努力。如果还是一个人说了算,拍脑袋做决策,大、小股东的利益不平衡,那就很成问题;第三,管理层的素养、修养、执行力也非常重要,管控制度要建立起来,要有一个合理的会计制度,财务报表要好;另外,企业要有一定的规模,不一定是行业内最大,至少得是行业的细分龙头。

  在企业上市之前就要装好“防火墙”,经过良好的公司治理,企业才会在资本运营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把大树变成森林

  中科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 潘强龙

  当今世界经济格局已进入以大公司、大集团为中心的时代,综观世界上著名的大企业、大公司,大多都是通过资本运营发展起来的,很少有企业单纯依靠自身利润的积累。

  浙江企业有一个从草根到大树的转变过程,仅仅靠原来的资产积累方式就无法实现。而资本运营相对于生产经营来说,是一种全新的理念。但是,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为了保障投入资本的安全,要进行“资本组合”,避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靠多个产业或多元化经营来支撑企业,以降低或分散资本运营的风险。

  上市之前就要强调公司治理

  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子富

  我觉得资本运营之前就要强调公司治理,因为这是资本运营的大前提。

  上市前,我们要想明白,上市是要付出代价和成本的,创投公司并不是来给你送钱的,而是看到了你的发展前景,来跟你一起赚钱的,你就需要负责发展的成本。另外大股东还会受到很多制约,比如失去了拍拍脑袋决定企业一切的权力,还有要接受回避表决、网络投票的相关规定等等,这些都是回避不了的。因为上市企业是一家公众公司,要以公众利益为上,每一个股民后面可能就是三口之家或者五口之家,这么多眼睛都盯着你呢!上市公司的团队不能为公司创造价值和利益的话,这个社会责任是担不起的。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