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税下调,储蓄型保险难卖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1日03:35 钱江晚报

  ■本报记者 俞萍丽报道

  本报讯 杭州一家寿险公司营销员小陈很郁闷:前段时间谈好的几个意向客户,最近纷纷回电婉拒签单。因为客户觉得目前保险的收益不及储蓄,尤其是利息税下调后,他们相中的那几款保险保底收益与银行利率首次出现“倒挂”,客户纷纷改变主意。“煮熟的鸭子飞了”,小陈心中很不是滋味。

  很多保险公司营销员都碰到类似现象。银行代销的银保产品近来销势也不尽人意。业内人士称,目前部分寿险产品不仅滞销,还面临退保压力。

  一个月才卖出几份银行保险

  昨天,体育场路上一家银行网点,卖基金的窗口人头济济,旁边的卖银保产品的窗口却无人问津。临柜人员介绍,最近一个月来,银行保险只卖出几份。

  据悉,8月15日,个人存款利息税降至5%,银行一年期储蓄存款利率达到3.16%,比同期保险产品预定利率2.5%高出66个基点。记者从多家保险公司了解到,这给保险产品特别是储蓄型保险带来不利影响,受打击最大的是传统型寿险和不保底收益的分红险。

  保险专家指出,保险储蓄的合理收益率应高于银行和国债,目前国内5年期定存或长期国债的年化复利利率在4%左右,而现行2.5%的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是1999年保监会在央行几次降息后定下的,此次央行升息减税,保险预定利率没变,使部分寿险产品失去优势,在保险预定利率调整前的空档期,出现滞销是必然现象。

  部分寿险面临退保压力

  由于保险预定利率首次出现倒挂,不仅仅产品滞销,目前我省多家寿险公司都出现退保的情况,其中传统储蓄型寿险是退保大户。

  张女士2003年买了某公司的一份分红保险,一次性趸交保费16000元左右,保期是20年。张女士介绍,这三年累积的分红实在太少,去年才200多元。“现在银行加息降税,股市又这么好,我还不如把钱拿出来投资呢。”于是她选择了退保。

  另一位姓陆的先生,两年前投保了保额为5万元的养老保险,缴费期限为20年。两年来,陆先生已缴了5000多元的保费。最近陆先生算了一笔账:扣除利息税后,一年实际储蓄利率为3.1635%,相比寿险利率的2.5%高出不少。“当初投保最看重的是该险每满三年可给付2500元的生存保险金,可加息后收益却比不上银行存款,听说还要继续加息,那这份保险是否该退?”陆先生问。

  尽管我省各保险公司都不愿意对外公布具体的数据,但是不少公司都承认“分红险退保的情况确实存在”。据上海保监局日前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在所有类型的寿险产品中,分红险退保金额达到24.12亿元,占全部退保金比例60.8%,退保率30.26%。

  “分红险出现退保情况与目前股市等的火爆密切相关。”杭州某保险公司个险部有关人员坦承,分红险投资权益类比例最高也就15%(万能险80%,连结险没有上限),这是造成分红险收益不高的根本原因之一。

  有专家称:提前退保不一定划算

  保险公司专家认为,已购买了长期寿险的市民提前退保不一定划算,因为中途退保会有一定的损失,而重新投保又要有一定的费用。保险公司有关人士说,退保越早,保户得到的退保金越少,特别是在未交满两年保险费的情况下,退保金更少。同时,如果退保后再重新投保,会因年龄的增长而多交保险费。

  业内人士认为,眼下,如果投保人急于用钱,不妨选择“保单抵押贷款”。“保单抵押贷款”是指在不退保的情况下,将保单抵押,获取贷款的做法。投保人只要支付一定利息,即可既享有保单的保障作用,又可获得临时性资金。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