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物价上涨主要是结构性上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1日03:41 今日早报

  今年以来,我国价格总水平出现明显上涨,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5.6%,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强烈关注。就此,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司长曹长庆。

  价格上涨主要是结构性上涨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了7月份CPI指数,同比上涨5.6%,1月—7月累计上涨3.5%。

  受去年四季度粮食涨价,以及今年四五月份食用植物油、猪肉价格上涨影响,今年以来价格总水平出现明显上涨。今年5、6、7三个月的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涨幅分别为3.4%、4.4%和5.6%,涨幅逐月提高。7月份涨幅是近十年来最高月度涨幅。

  社会上对当前的物价上涨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是结构性的,也有人认为是全面通货膨胀的前兆。不过,曹长庆认为,目前的价格上涨主要是结构性上涨。构成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有八个类别,1月-7月份累计上涨3.5%中,食品和居住类价格上涨的影响是最大的。1月—7月份食品类价格上升8.6%,影响价格总水平上升2.9个百分点。居住类价格上升4.1%,影响价格总水平上升0.5个百分点。两类价格的影响达3.4个百分点。其他六大类价格升降相抵,对价格总水平上涨几乎没有影响。从工业品出厂价格看,1月-7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上升2.7%,升幅比去年同期减少0.2个百分点。从生产资料价格看,1月-7月份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升3.8%,升幅比去年同期减少2.3个百分点。

  农产品涨价属恢复性上涨

  曹长庆说,食品价格上涨,根源在于粮食、食用植物油价格,而目前的突出矛盾是猪肉价格上涨较快。

  猪肉价格5月初以来出现两次较大幅度上涨。到8月14日,36个大中城市猪肉(精瘦肉)零售价格分别为每市斤13.76元,同比上涨79.4%。由于粮、油、肉等食品价格上涨,以上述产品为原料的制成品价格、餐饮价格和部分轻工产品价格也出现较大范围的上涨。

  这一轮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既有国际市场涨价的影响,也有成本增加的推动;既有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也有个别经营者不正当行为的推波助澜。

  总体上看,这一轮农产品涨价仍属恢复性上涨。我国主要农产品价格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达到峰值后一直在较低水平运行。目前,我国三种粮食的收购价平均每市斤0.79元,比1995年的0.73元仅提高了6分。目前的小麦价格仍低于1996年,大豆价格低于2004年。猪肉价格虽然涨幅较大,但比1997年只上涨了30%左右。因此,这次价格上涨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对农产品生产成本增加的补偿。今年上半年农民纯现金收入增加13.3%,为多年来最高,农产品价格上涨是重要因素。

  不过,我国农产品的供应是完全有保障的。

  成品油供应是有保障的

  最近,有报道说成品油批发价格有所上涨。对此,曹长庆认为,6月份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出现持续上涨,前几天最高曾达到每桶78美元。这给我国的石油供应带来了很大压力。2006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高达47%,在原油价格已经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情况下,成品油与原油的价格倒挂问题会进一步加剧我国石油企业炼油环节亏损的矛盾,造成部分地方小炼厂停产,影响国内成品油供应。

  国家发展改革委已要求中石油、中石化两个公司开足马力生产,增加原油加工数量,控制成品油出口,确保国内市场供应。同时,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价格政策,保持合理的批零差率,对系统内外的加油站供油一视同仁,保持油价的基本稳定。目前两大公司生产正常,供应是有保障的。(2111401)据新华社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