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胡金海墓前回忆上甘岭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1日04:13 荆楚网-楚天金报

  荆楚网消息 (楚天金报) □本报记者杨丁 实习生金莹

  先是以尿解渴,后来大家找石头哈气凝水

  抗美援朝负伤,被误当烈士50多年(昨日本报一版曾作报道)。昨日,记者深入采访了当事老兵胡金海。

  据了解,现居于重庆市巴南区李家沱桥南村的胡金海,1951年参军。1953年,在朝鲜战争中负伤。前日,在赤壁羊楼洞,他坐在战友们的墓地中间,回忆往事,感慨万千。

  据胡金海回忆,在上甘岭战役中,他所在的部队被敌军围困。由于水源缺乏,喝水成了困扰战士们的一大问题。实在渴得受不了了,就在嘴唇上涂上一层薄薄的牙膏,润一润。

  很快,牙膏用完了,没办法,战士们只有用水壶接下自己的尿液,以尿解渴。越往后,尿液变得越珍贵稀缺,因为没有进水,很多同志好几天都尿不出来。

  后来,战士们找来一块光滑的石头,几个人围在一起往石头上哈气,热气碰上冷石头,就会在石头上凝结成小水珠。他们欣喜若狂,一个个挨着哈气,水珠形成后,便用舌头添一点石头上的水珠……

  胡金海说,上甘岭战役结束后,战士们下山时听到山下哗哗的流水声,都兴奋不已,他跑到河边,一口气喝了3军壶水。

  燃烧弹从天降,眼睁睁看着战友火海永生

  在金城狙击战中,胡金海带的班和炊事班的12名战士与大部队失去了联系。晚上,炊事班的同志正准备生火做饭时,被敌军的侦察机发现,敌机随即朝他们丢下燃烧弹。熊熊的火焰立即吞噬了几名炊事班的战士,离这些战士所处方位仅10米之遥的胡金海,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战友被点着。紧接着,只听见“嘣”的一声响,一枚炸弹落在他的身边。他大叫“不好!”忙卧倒在旁边的树沟里。趴在地上等了半天,并未听到炸弹爆炸,抬头一看,才发现原来是一枚“哑弹”。那几名被烧着的战士没有他那么幸运,全部牺牲了。胡金海讲到这里,悲痛不已:“在战场上,这样的事每天都在发生。战友的牺牲,增加我们的信心,燃烧我们的斗志!”

  墓主人到底是谁?可能是一名女战友

  据胡金海判断,埋在“胡金海墓”里的人,极有可能是在战斗中,跟他一起负伤的战士。胡金海回忆,当时,与他一起的还有好多同志被送到赤壁的医院救治。战乱时,情况较混乱,加上他离开医院后,又马上加入部队,重新开始征战。可能是别人把类似的资料搞错了。

  胡金海称,在他返回部队后,也听说过跟他一起送入医院的战友中,本团有一名女战士牺牲,是名文艺兵,她被敌人的炮弹炸断了下肢,最后医治无效牺牲,“墓里面的人可能就是她”,胡金海说。

  前晚,胡金海离开公墓时表示,在他有生之年,他每年都会来给战友们和“自己”扫墓。

  羊楼洞烈士墓未找到亲人的鄂籍烈士名单

  曾友清,男,恩施县杉木区太阳河乡11村人,1950年入伍,公安军中南总队通讯员,1952年4月16日牺牲时19岁。

  杨道星,男,巴东县清太平乡11村人,1950年12月入伍,恩施军分区警卫团战士,1952年12月3日牺牲时19岁。

  刘炳武,男,云梦县二区人,1947年入伍,省军区政治部战士,1952年10月26日牺牲时32岁。

  李全生,男,监利县人,1948年入伍,48军,1952年7月3日牺牲时25岁。

  报道追踪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