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贫困县的上升轨迹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1日04:58 大河网-河南日报

  本报记者王大庆本报通讯员张成亮

  在上海务工3年的泌阳县盘古乡农民张峰近日返乡招工,头一天下午4时25分坐上回乡的大巴,第二天凌晨5时10分就下了高速。让张峰感到惊讶的是,高速公路下路口离家不足1公里,并且是铺着水泥的“村村通”。

  近年来,作为一个省级重点扶贫开发县,泌阳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所发生的巨变着实令人为之赞叹:

  ——总投资28.5亿元的4条高速信泌、泌南2条高速已经通车,驿阳、平桐2条高速正在加紧施工;计划总投资19.6亿元的焦桐高速泌阳段也进入拆迁补偿阶段,即将开工建设;总投资2.3亿元的4条省道先后通车,总投资2.2亿元830公里的“村村通”工程全部竣工;

  ——在城市,每年用于城市建设的资金超过7000万元,3个亿元房地产开发项目也即将开工,城区道路干净整洁,绿树成荫,泌水湖两级橡胶坝圈成的湖面碧波荡漾,漫步河堤,有如置身江南园林;——在农村,大打农田水利建设战役,加固维修水库大坝50多个,推塘闸坝2200余座,建水利基础设施1143座,修引河渠317处,打配机电井2600余眼,建设大小灌渠2300多条;

  ——教育事业屡创佳绩,一期工程投资5000万元,拥有60个标准化教学班、占地227亩的泌阳县第一高级中学,去年代表驻马店市通过省级示范性高中验收。

  巨大的变化可谓来之不易。3年前,该县仅有一条通往外界的道路——确山至泌阳公路,这条路坑坑洼洼,颠簸不平,司机叫苦不迭,客商望而却步,每逢雨季,交通几乎瘫痪。记者有一次去泌阳采访,不足100公里的路程颠簸了4个多小时。路况如此,城镇基础建设也是千疮百孔,汛期街道污水横流,路人无处下脚。

  “要想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首先要下大力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牢固了,发展才有后劲,才有‘引擎’!”2004年,泌阳县提出了强基固本、富民兴县的发展之路。这一思路则是对驻马店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平安崛起战略的具体体现。

  从原来难出难进的偏僻之隅摇身一变成为交通枢纽,泌阳县历届领导班子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他们都抢抓了机遇更付出了艰辛。

  “作为一个贫穷落后的山区大县,自身财力非常有限,必须抓住国家和省市对农村公路进行改造的机遇。”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达成了共识。他们利用开会、出差、招商等一切外出机会,搜集信息,争取扶持。听说上海至西安的高速、焦桐高速正在协商线路问题,书记、县长多次往返于郑州和平顶山、桐柏之间,终于使沪陕高速在泌阳绕城而过。正是靠着这种机遇的意识和踏实的作风,使得信泌、泌南、驿阳、泌桐、焦桐等5条高速,棠西、君二、平桐、张南等4条省道一个又一个在该县开工建设,已完成村道830公里。3年来全县公路建设完成投资34.3亿元,泌阳被省政府评定大项目建设优质服务县,在全省介绍经验。如今,泌阳5条高速公路先后开工,年底以前将有3条陆续建成通车,4条新修、改建的省道已经通车,乡村公路更是如“网”密织。

  城市面貌是一个地方的名片。为塑造一个全新的形象,泌阳以创建省级卫生县城为契机,对整个县城重新定位,按照“整体布局显山露水,远近高低错落有致,突出盘古文化内涵”的思路,高起点规划,形成“八纵八横”的县城规划区。两年多来,该县累计投入2亿多元,实施了城区道路配套工程,先后新修改造城区道路12条1万多米,打通人民路南段等断头路、拐弯路6条7000多米,安装更换路灯500多盏,完成彩砖7000多平方米;投资5000多万元,高标准新建了占地227亩的县一高新区,完善的教学设施,幽静的教学环境和优秀的教学质量,使得该校顺利通过省级示范性高中验收;投资4515万元,新建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投资2496.5万元,启动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项目,投资1180万元,在县城工业集中区新建标准化厂房8栋;投资1000多万元,完成泌水湖二级橡胶坝系列工程,建设了湖滨广场,实施了绿化美化,如今的泌水湖公园,杨柳成荫、花团锦簇、楼台亭榭、美不胜收,成为泌阳城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城乡统筹,比翼齐飞。泌阳县24个乡镇以文明城镇创建为契机,累计投资8000多万元,实施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打造出一个个美丽的“乡村都市”。近日,“中州名镇”马谷田镇在驻马店市100多个乡镇综合检查评比中,总分名列全市第一。

  泌阳县山清水秀,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为展现魅力泌阳,该县累计投资5000多万元在各景区进行吃、住、行,游、购、娱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出“三山(铜山、白云山、盘古山)、两水(铜山湖、板桥湖)、两园(铜山湖森林公园、盘古山森林公园)、两圣地(焦竹园革命圣地、中国盘古圣地)”的生态旅游格局,并逐渐成为中原旅游的一支奇葩。

  如果说城建交通基础设施能展示一个地方形象的话,那么农业基础则关系长远的发展大计。泌阳县科学规划,逐步实施,以小流域治理为突破口,大打治山治水战役。通过连续几年的努力,该县140万亩荒山坡全部绿化,森林覆盖率达到43.3%,顺利通过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验收;发展以梨、桃、李为主的经济林30万亩,荒山区形成了“青松戴帽,果树缠腰,良田屯底”的立体生态农业格局;平原区形成了林成网、田成方,沟相通、渠配套的高效农田格局,连续7年在省市“红旗渠精神杯”竞赛中夺“金”。

  交通枢纽雏形初具,城镇功能愈加凸显,农业基础得到夯实,各项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一个充满活力的新泌阳呼之欲出。

  来源: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