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详析当前价格形势 物价上涨并非通货膨胀前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1日04:58 大河网-河南日报

  

发改委详析当前价格形势 物价上涨并非通货膨胀前兆

  

发改委详析当前价格形势 物价上涨并非通货膨胀前兆

  

发改委详析当前价格形势 物价上涨并非通货膨胀前兆

  

发改委详析当前价格形势 物价上涨并非通货膨胀前兆

  

发改委详析当前价格形势 物价上涨并非通货膨胀前兆
据新华社北京8月20日电今年以来,我国价格总水平出现明显上涨,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5.6%,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强烈关注。就此,新华社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司长曹长庆。

  目前价格上涨主要是结构性上涨

  问:社会上对当前的物价上涨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是结构性的,也有人认为是全面通货膨胀的前兆。请问您怎么看?

  答:我们认为目前的价格上涨主要是结构性上涨。构成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有8个类别,1~7月份累计上涨3.5%中,食品和居住类价格上涨的影响是最大的,两类价格的影响达3.4个百分点。其他六大类价格升降相抵,对价格总水平上涨几乎没有影响。从工业品出厂价格看,1~7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上升2.7%,升幅比去年同期减少0.2个百分点。从生产资料价格看,1~7月份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升3.8%,升幅比去年同期减少2.3个百分点。

  农产品涨价仍属恢复性上涨

  问:您刚才谈到食品价格上涨是导致今年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食品价格为什么出现大幅度上涨?

  答:这一轮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既有国际市场涨价的影响,也有成本增加的推动;既有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也有个别经营者不正当行为的推波助澜。

  首先,全球粮食减产和石油价格飙升,直接导致了农产品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去年全球谷物产量19.85亿吨,减产3300万吨,其中小麦减产2700万吨。随着石油价格的持续上涨,一些国家利用玉米加工燃料乙醇增加。由于上述供求关系的变化,去年四季度以来国际市场粮价持续上升,今年6月份国际市场小麦、玉米、大豆期货价格同比分别上涨53%、60%和40%。国际市场粮价上涨,必然会引发粮油进出口数量的变化,从而影响国内市场价格。

  其次,成本增加的推动。随着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业生产成本大幅上升。近5年来尿素、柴油、农膜价格分别上涨26.6%、64.4%和60%,农民现金收入增加55%带动农村用工价格大幅度提高,粮食生产成本每亩上升23.9%。农民外出务工增加,收入来源多元化,造成种植业和养殖业比较效益下降。粮食是基础性产品,粮价上涨必然带动食品价格上升。部分餐饮业及粮油制成品的价格上涨具有明显的成本推动特点。餐饮业市场进入门槛低、竞争比较充分,特别是一些快餐企业,长期处于微利经营状态,承受原材料涨价的能力较弱。粮、油、肉价格上涨,给这些企业带来较大的成本增支压力。

  第三,生猪供求的失衡。去年猪价过低,影响了农民养猪积极性。去年下半年以来,发生在南方部分地区的猪蓝耳病疫情,造成母猪流产和仔猪大量死亡。受去年猪价过低和疫病的双重打击,生猪出栏大幅度下降,猪肉供应偏紧,这是近三个月来猪肉价格两次大幅度上涨的直接原因。

  总体上看,这一轮农产品涨价仍属恢复性上涨。我国主要农产品价格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达到峰值后一直在较低水平运行。目前,我国三种粮食的收购价平均每市斤0.79元,比1995年的0.73元仅提高了6分,提高8.2%。目前的小麦价格仍低于1996年,大豆价格低于2004年。猪肉价格虽然涨幅较大,但比1997年只上涨了30%左右。因此,这次价格上涨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对农产品生产成本增加的补偿。今年上半年农民纯现金收入增加13.3%,为多年来最高,农产品价格上涨是重要因素。

  应当指出的是,个别行业协会和企业的不正当价格行为加剧了食品价格的上涨。有的行业协会召开会议,号召企业集体涨价,转嫁成本增支压力;少数企业和经营者串通涨价、合谋涨价;有的企业趁机哄抬价格;不法分子造谣惑众、捏造涨价信息,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对价格上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农产品供应完全有保障

  问:对目前的价格上涨,市场供应保障如何?

  答:我国农产品的供应是完全有保障的。从粮食供应看,我国粮食生产已经连续3年丰收,今年夏粮又取得好收成,目前粮食库存比去年同期增加240多亿公斤。从食用植物油供应看,有关方面预测,2006~2007年度供应量2350万吨,比上年增加150万吨。今年1~6月,我国累计进口豆油(含进口大豆折油)619万吨,比上年增加16%。我国食用植物油加工能力过剩,完全可以满足市场需要。从副食品供应看,尽管今年上半年生猪生产下降,但牛羊肉、禽肉、鲜蛋、水产品的产量均比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牛奶产量近6年来年均增长24%,副食品的供应也是充足的。此外,包括方便面在内的其他食品加工能力也是过剩的,都可以满足市场需要。

  成品油供应勿需担心

  问:最近,有报道说成品油批发价格有所上涨,请问有何考虑?

  答:6月份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出现持续上涨,前几天最高曾达到每桶78美元。这给我国的石油供应带来了很大压力。2006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高达47%,在原油价格已经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情况下,成品油与原油的价格倒挂问题会进一步加剧我国石油企业炼油环节亏损的矛盾,造成部分地方小炼厂停产,影响国内成品油供应。国家发展改革委已要求中石油、中石化两个公司开足马力生产,增加原油加工数量,控制成品油出口,确保国内市场供应。同时,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价格政策,保持合理的批零差率,对系统内外的加油站供油一视同仁,保持油价的基本稳定。目前两大公司生产正常,供应是有保障的。

  民以食为天,市场一点风吹草动都会给百姓带来影响。本栏图片均为本报资料照片

  来源: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