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交警成全省好典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1日06:24 信息时报

  

广州交警成全省好典型
上岗前的车牌识别培训。时报记者 郑启文 摄□撰文 时报记者 何雪华 通讯员 张毅涛 周斌

  从国家公安部开展“三基”工程建设以来,广州警察开始实行战训制度。时报记者走访被誉称专业警种练兵典范的广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警察训练基地,亲眼看到他们一分钟内识别10副真假车牌的绝技训练。

  1分钟辨别10副真假号牌

  “预备,开始”,随着一声令下,在战训基地训练屋内,十几名战训培训班学员们分别围着两桌车牌忙活了起来,林大队长指着桌子上的十几张车牌告诉记者:“这十几张车牌里有真有假,学员们要在规定的一分钟时间内将真假车牌完全分出来。”林大队长介绍,这个训练科目是战训基地结合交警实际情况而制定的,专门用来对付假牌和套牌车。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真假车牌就被分成两组分别摆放在桌子上,教官检查后表示,命中率100%。随后,教官向民警详细介绍了真假车牌的区别所在。

  “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辨认车牌的情况,这是交警的基本功”,一名参训交警说,这样的训练对他们帮助很大。教官表示,随着假牌制作技术手段的提高,为了能够进一步分别真假,辨认车牌这样日常课程显得尤为重要。

  战训人员成为“别动队”

  别以为交警入基地受训,除了练完几十个项目就没事了,广州交警推行的战训合一,已经让战训人员成为一个警方的尖刀“别动队”。他们重点突出夜间或城郊结合部交通秩序难题。

  学员们在课余时间,一周至少要接受2~3个整治任务,他们的身影遍布广州大小城区,有时会成为违法机动车,摩托车,三轮黄包车的克星,有时会成为维护路面交通的尖兵。

  最突出的战训成绩就是想出便装清查地铁站和公交站非法“摩的”的新招。新招采用的是里应内合的办法,由战训民警便装乘坐地铁或公交车,在非法搭客现象较多的站点佯装成乘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逮住非法搭客车辆。

  交警模式获全省推广

  据了解,目前交警训练基地里除了有2名实战教官外,在各个大队,共有实战教官49名。2006年,支队举办战训班14期,每期培训时间15天,累计培训民警1423人,100%地完成了基层一线45周岁以下民警年度实战训练任务。从今年开始,为增强培训的系统性,支队把每期战训班的时间调整为30天,每两年将基层一线适训民警轮训一遍。

  交警的警察训练基地,从2006年6月至今年7月上旬,已经举办战训班18期,培训民警1821人次。

  由于交警战训基地成效好,广州市局将支队树立为专业警种练兵典型单位;广东省公安厅将支队开展战训合一工作的做法归纳为交警模式,作为全省五种战训模式之一加以推广。

  今年2月初,公安部人事训练局李春生局长、孙建国副局长一行来广州交警支队检查民警教育训练工作时,高度评价了战训合一工作。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