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村小学生巧手展工艺不让乞巧节变“老人节”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1日06:24 信息时报

  

珠村小学生巧手展工艺不让乞巧节变“老人节”
珠村小学的同学们在学做工艺品。时报记者 杜翠 摄时报迅 (记者 夏令 实习生 张昊 通讯员 田禾) “乞巧节”成了“老人节日”,乞巧工艺难以传承?昨天,在天河区“乞巧文化传承成果展示会”上,珠村小学的孩子们用自己亲手制作的工艺品,向人们展示了乞巧文化在珠村的传承。早在2004年,乞巧手工艺制作就被列入珠村小学课程,现在天河区更是准备在所有小学开设“乞巧手工课”。

  昨日上午,乞巧文化传承成果展示会在天河区珠村小学举行。展示会上,珠村小学13组小学生的手工艺术品相继亮相。有传统题材的“瓜子花”、《鹊桥相会》立体画,也有充满现代元素的《动物乐园》、《童话世界》等作品。记者在学校的乞巧工艺品艺术长廊看到,近百件珠花、绢花、七夕公仔等乞巧工艺品全都出自1~6年级学生之手。 昨天,珠村的5位乞巧艺人和学生们也现场为观众展示做珠花、芝麻花和剪纸的过程,赢得了大家的称赞。

  据了解,今天,珠村的“摆七娘”将摆到正佳广场,并一连展出3天,直至8月23日“2007广州七夕文化节”闭幕。

  新闻链接:日前,东莞市望牛墩镇举行“广东省首届民间乞巧赛艺会”,各地作品大多都是由五六十岁的老人完成,年轻一点的制作者也在30岁以上。对此,有专家担忧原本是“女儿节”的七夕,会变成“老人节”,乞巧工艺也难以传承。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