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生活 幸福·磨练·体验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1日06:24 信息时报

  

志愿生活幸福·磨练·体验
每个志愿者小组开展了城乡亲子活动、乒乓球比赛、志愿者招募、特殊群体探访以及社区志愿服务工作调查问卷等活动。□专题撰文 时报记者 黎秀敏 任旭东 实习生 吴异平 专题摄影 时报记者 陈双焱

  缤纷暑期,有这么一群大学生,不辞劳苦地来到荷兰水乡社区、桥西社区、水北社区……进行志愿活动。他们每个小组都相继开展了城乡亲子活动、乒乓球比赛、志愿者招募、特殊群体探访以及社区志愿服务工作调查问卷等活动。在这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中,他们收获的是另外一种生活方式,同时也给社区的困难群众带去了欢乐与笑语。日前,记者走近这40位“社区干部”的志愿生活,了解他们志愿服务背后的故事。

  7月中旬,在共青团惠州市委员会和惠州市志愿者联合会等单位的组织和支持下,惠州学院的40名大学生进入惠城区的8个社区开展各种志愿活动,开始了他们和以往不一样的暑假。

  “志愿服务是别样生活”

  志愿者黄婷告诉记者,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对于他们来说,是另外一种生活方式,是幸福,是快乐;是自我成长的途径,是磨练,是体验。据了解,40名大学生共分成8个小组分别来到荷兰水乡社区、桥西社区、水北社区社区进行志愿活动,期间相继开展城乡亲子活动、乒乓球比赛、志愿者招募、特殊群体探访以及社区志愿服务工作调查问卷等活动,并根据调查结果各写出一份调查报告,从而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增长才干,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综合素质。

  “充满激情搞每个活动”

  “水北社区是一个新兴的社区,建立才两年,虽然一些基础设施已经具备,但社区文化还不成形,社区居民还没从乡村村民转变过来。”惠州学院志愿者协会秘书长李志文表示,开展志愿活动刚开始时困难重重。不过,他并没有因此气馁:“要在这样的社区开展志愿活动感觉有点吃力,但是我们还是会充满激情去搞好每一个活动,因为我们是志愿者。”

  李志文回忆说,最初想通过小孩参加比赛,让他们的父母也来参观,由此来宣传志愿者精神。但是到比赛当天才发现大多数家长都要上班,而他们的比赛时间是在下午4点半,家长们都还没下班,也就没时间来看。在进行志愿者的招募和探访时,因为大多数人都没接触过这个概念,场面冷冷清清。虽然后来他们有了宣传板,做了横幅,设点咨询,但第一天的招募结果还是不理想。

  惠州市志愿者联合会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惠州志愿者服务活动广泛开展,为惠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就目前现状而言,大多数市民对志愿者还不太了解,志愿者队伍有待进一步壮大,志愿服务队伍的建设和组织管理需进一步加强,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方式、宣传等方面都要进一步完善。该负责人强调,只有不断促进惠州市志愿服务事业各项工作,才能适应惠州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我们会严格要求自己”

  城市社区居民间交流、交往都非常缺乏,居民们都有着一定程度的防范心理,有相当一部分对志愿者上门服务持保留态度,这给志愿者的工作增加了难度。

  “社区服务工作开展较难,有时甚至会遭到一小部分居民的冷眼相对、拒绝。”荷兰水乡社区志愿服务队的组长翁佳珠对记者说,志愿服务的人群当中,大部分对志愿服务也只有很浅的认识,对志愿服务只停留在“学雷锋、做好事”这个层面上,认识不到它对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和谐社会等多方面的促进作用,这不利于志愿者队伍的不断扩大。

  在荷兰水乡社区志愿服务队的一份调查报告中,记者看到,社区居民对志愿者上门服务这种服务形式看法不一。组员们在调查报告中表示:“这说明我们在开展对志愿者上门服务这种服务形式还不被大多数居民理解,这可能跟我们志愿者在开展活动的时给居民留下过不好的印象有关,也可能是居民的意识还未达到相信志愿者这个程度。”有志愿者坦言,不管怎样,他们依旧认为,志愿者的形象在参加活动中一定要表现出美好的形象,同时在平常生活中也要严格要求自己,从而让居民相信志愿者,进而真正地为他们服务。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