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市场不和谐 “上帝”也要讲文明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1日06:33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

   消费购物需要一个和谐、文明的环境,这种环境需要消费者和商家双方共同营造。连日来,西海都市报记者走访西宁消费市场发现,消费不和谐、不文明行为不仅商家一方有所表现,消费者身上也频频表现。请看报道———

  如今,不少消费者在购物时都对商家有这样和那样的要求,并且实实在在地把自己当成了“上帝”,总是能原谅自己的一些不文明的购物行为。据调查,省城各大超市的一些商品都曾遭到过不文明消费者的损坏。近日,记者走访了几家大超市,记录了一些常见的不和谐购物行为。

  选完商品随手抛

  省城大百超市广场店的管理员告诉记者,超市每天都要回收不少被“遗弃”的商品,尤其是节日期间,这种现象更为严重。曾经有一天,一上午就“回收”了上百件商品。这些“扔”东西的顾客一般都是还没走到收银台就后悔了,拿到的商品不想要了,又懒得放回原位,于是就“走到哪里放在哪里”。其中还有一些冷藏食品被顾客随手丢在非冷藏货架上,等到发现时,有些食品已经变质了。

  商品包装任意拆

  8月20日,记者在华联超市花园店看到,一位女士走到袜子销售区,选购棉袜,看了看品牌和包装盒上的说明及尺寸,她觉得不够满意,为了弄清楚棉袜的质地,她顺手将塑料袋打开,里里外外“检查”一遍,摇摇头表示不满意,于是胡乱地将棉袜放回包装袋内。紧接着又打开一个,重复刚才的选购“流程”。这名女士一共打开了6个棉袜包装袋,之后又随便塞回去,造成几个品牌的棉袜混乱地放在一起。袜子销售区的旁边是内衣销售区,记者在这里看到,有些内衣的包装盒明显被打开过,里面的内衣也没有重新包装好。据超市工作人员说,虽然他们经常提醒顾客不准拆包,但有些顾客以“看看商品质量”为由还是随意拆看,而且经常是拆完了最后还是不买。

  化妆品区更为严重,很多顾客都喜欢拆开包装来闻闻,或者随意试用,有些顾客其实并不打算买,还要试用很多种,打开的随便一装,就随手放回货架,留给销售人员整理。

   品尝食品“不见外”

  许多超市都为顾客提供了免费品尝的小食品或是水果,旁边还准备了牙签。但记者观察到,部分顾客在品尝时干脆直接动手,弄得整个品尝盒内一片狼藉。散装粽子旁边尽管有专门取粽子的铲子,可很多顾客直接用手选。在一些散卖牛肉干、点心的柜台前,尽管明确写着“谢绝品尝”或者“谢绝用手触摸”等提示性字样,还是挡不住一些“不见外”的消费者随意用手抓来品尝。

  业内人士表示,因为超市的购物形式是自由开放的,因此对于部分消费者这种不文明的购物行为,只能靠消费者自觉遵守公共道德准则。 “上帝”能给自己多创造一点利润,这无可厚非,殊不知,“上帝”的某些“随意”举动会给商家造成不小的损失和麻烦。

   对蔬菜“深加工”

  超市出售的蔬菜事先已经初步整理,可一些“精明”的顾客还是要“深加工”,甚至剥得只留下“精华”。

  8月20日,在省城王府井超市的蔬菜区,有不少选购蔬菜的顾客,可很多顾客不是把商品直接放入筐内,而是做一些处理后,才放在自己的购物筐中。一名年轻女子在挑选白菜时,将白菜剥了一层又一层,只剩下菜心部分后才放入自己的购物筐,去掉的外叶和货架上的白菜混在一起,显得乱七八糟。记者发现,蔬菜货架上除了白菜叶,还有不少被顾客剥下的笋叶、洋葱皮……其中大部分还是能够食用的。超市的工作人员怕影响其他顾客选购,在不停地整理货架上的“垃圾”。(作者:倪晓颖 叶媛媛)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