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大学生”消费应适度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1日06:49 红网-湖南日报

  本报记者 符蓉

  “武装”一名准大学生要花多少钱?家住长沙市韶山路的李女士无奈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买手机要2000多元、MP3要600多元、笔记本电脑6000多元,再加上衣服、行李等花费,足足超过1万元!对于这笔开支,李女士也有点无奈,儿子考上了重点大学,尽管他们夫妻两个的收入并不算太高,但是为了奖励儿子,他们还是尽力地满足了儿子的需要。

  随着大学录取通知书陆续到达,又一批新生将踏入大学校门。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城市里,像李女士的儿子这样“全副武装”的“准大学生”还不少。面对“准大学生”们日益高涨的消费热潮,教育专家提醒家长,这种“超前消费”并不利于孩子发展。

  记者在芙蓉路的几家手机专卖店里看到,来这里购买手机的人群中,大部分都是即将上大学的学生。某手机专卖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学生们最喜欢的手机就是外观时尚、功能齐全的产品,价格多在1000元至1500元之间,现在这样的手机他们店每天可以卖一二十台。

  在国储电脑城,记者碰到了正在选购电脑的小彭一家,电脑是爸爸答应考上大学后奖励给他的礼物,本来计划给小彭买台台式电脑的,可是经不住孩子的软磨硬泡,小彭的爸爸最后还是妥协了,小彭如愿以偿地拥有了一台价值7000多元的笔记本电脑,看着精巧的电脑,小彭还不忘对爸爸做个鬼脸,开玩笑地说:“手机、电脑、MP3可是现代大学生必不可少的三大件,要是没带这些东西去大学就‘太没面子’了。”电脑城工作人员还向记者透露,由于“准大学生”的消费构成了消费市场的一个新的增长点,7月份的销售额比前几个月已经多了一倍左右,预计接下来的这两个月的销售额应该还会持续增长。

  除了昂贵的IT产品,“准大学生”们也掀起了暑期的旅游亮点。据长沙几家旅游公司介绍,目前,随着高考录取的陆续结束,以高考团为主的学生团队异常火爆,我省各景点针对学生的特价包团也特别多,预计比平常增加2—3倍。此外,“准大学生”们也为传统的庆祝项目———请客、聚餐、卡拉OK忙得不可开交。

  吃的,用的,玩的,乐的,这些费用算起来少则几千,多则上万。对父母宠溺儿女,给“准大学生”购买高档消费品实行物质性奖励的做法,教育界人士认为不妥。省教育厅办公室负责人对记者说,目前,高校寝室基本安装了固定电话,图书馆、教学楼内也随处可见卡式电话,教学楼内都设置了机房,学生上网十分方便,手机、电脑等并非上大学生活必需品。对孩子,给他们营造一个适合的环境即可,要让他们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对孩子奖励不能只片面强调物质上的奖励,即使是给予物质奖励也要把握好一个度,量力而行,适可而止。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