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壮的较量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1日06:53 沈阳网-沈阳日报

  

悲壮的较量

  山东172名矿工生还希望渺茫

  尽管8月19日柴汶河溃口被成功封堵,但是已经有1260万方水灌入了井下,相当于北京颐和园昆明湖水量的一半。理论上说,所有井下作业面都已被淹没,山东华源矿业公司172名被困矿工生还的希望十分渺茫。

  然而,紧张的抢救工作仍没有一刻松懈。从指挥部负责人到普通员工都希望有奇迹发生,他们在和死神进行着一场悲壮的较量……

  8月19日,抢险矿工在井口铺设排水管。当日,从山东各地以及河南、河北等省份调运来的大型排水设备陆续到达山东新泰“8·17”溃水事故抢险现场,抢险人员正全力安装排水设备,抢排井下积水。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摄

  决战柴汶河溃口

  溃口宽达65米,洪水以50立方米每秒的流量灌入矿井。堵不上溃口,井下排水、救援都无从谈起。

  17日下午,华源公司组织了2000多名矿工赶往溃口现场。他们用塑料编织袋装上沙石,丢进溃口,马上就被冲走了。卡车装满篮球大小的石块,倾倒进去,也被冲走了。后来矿领导决定,把装满巨石的卡车直接推进去,可是卡车一入水,也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当时暴雨如注,现场面对面喊话都听不清楚,地上烂泥没膝。矿工们一步一滑,摔倒了再爬起来,咬着牙往前赶。可是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力量显得那样渺小。奋战了数小时,进展甚微,混浊的洪水奔腾如故。

  下午6点20分,省政府接到险情报告。两个小时后,省、市党政主要领导、当地安监、水利、公安、济南军区、武警等各方面负责人陆续赶到现场,组织指挥堵口抢险。

  18日凌晨,解放军、武警官兵2000多人到达现场,组成了抢险主力。训练有素的战士们速度更快,突击力更强。两个小时后,溃口终于缩小了5米。

  上午,国务院、国家安监总局领导赶到现场,同时带来了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尽快调集设备和人员,采取各种必要措施,尽一切努力抢救井下被困人员。

  肩扛手提的办法还是慢,必须依靠大型机械。附近孙村社区的200多名群众迅速开来了五六十辆重型卡车、挖掘机、推土机,济南军区某舟桥部队调来了汽艇和野战浮桥。这样就形成了人机配合、交替作业的局面,作业进度明显加快,人造堤坝一米、一米地向前推进……

  入夜,十几盏强光灯把溃口周围照得雪亮,无数车灯、矿灯、手电筒摇曳闪烁。人头攒动,车轮滚滚。然而,如此宏大的场面却听不到喧哗。数千名战士、矿工、百姓双唇紧闭,排成队列,扛着沙包往来奔忙。只有不时响起的喊号声、发动机的轰鸣、石块落地的闷响、金属撞击声格外分明。

  最牵动人心的还是柴汶河湍急的水声,因为井下172名矿工生还的希望正随着那水声一分一秒地流逝。在场的每个人都清楚,按常理推测,经过一天多的灌水,井下矿工所处位置已全部被淹。然而,还是要继续坚持下去!

  一辆载重20吨的卡车开了过来,后面跟着一辆橘红色的大型挖掘机。开卡车的是孙村的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他知道自己开了四五年的这辆车马上要被推进水里,难过得哭了。但是他一边掉眼泪,一边把车准确地停到了指定位置。

  挖掘机扬起巨大的铁铲,卡车尾部立时火花四溅,整部车倾斜着滚进溃口,激起了几米高的水花。

  19日凌晨3点38分,堵口成功!人们脸上露出了欣慰的表情,但是现场没有一声鼓掌欢呼,因为井下172名矿工兄弟仍然生死未卜。

  一切为了救人

  就在堵口成功前几个小时,忽闻传言:有人听到井下敲管子的声音。这证明还有人活着!这个消息极大地鼓舞了堵口的人们,大家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强打精神,再次扛起沙包,加快脚步。

  后来证实,那个声音只是井下激荡的水声。参加救援的人们无不黯然神伤。

  “但是抢救工作不能停。”山东华源矿业公司总经理徐勤玉说,“也许有奇迹呢?这个煤矿开采了上百年,地下巷道纵横。万一还有我们不知道的空隙,那就还有一线希望。

  溃口堵住了,下一步就是抽水。事实上,抽水工作从18日晚上就开始了,只是水泵功率较小,相对于巨大的水量而言,几乎是杯水车薪。本来井下有3台功率较大的水泵,但随着水位的上涨,在18日2点前已先后停止了工作。

  从外地调运设备!

  从河北唐山调两台1000千瓦的大功率抽水机,从河南新郑调两台726千瓦的大功率抽水机。这两个地方听说山东的险情,没有二话,立马装车!

  事故抢险救援指挥部经过研究认为,现有抽水点不够,必须增加到至少5个。这就需要重新打井。于是又从山东境内的胜利油田调来两台高速钻井机。

  有关方面紧急通知沿途高速公路收费站,对调运设备的车辆一路绿灯,全面放行。19日凌晨,部分调运机器到位。截至记者发稿时,这些设备正在紧张安装。

  (据新华社济南8月20日电)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