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塑料购物袋应实行有偿使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1日06:59 深圳特区报

  我市大商家总计每年至少派发17亿个塑料购物袋,对环境造成极大污染,市人大代表吴以环提出

  商家塑料购物袋应实行有偿使用

  在商场摆放的商品和物品中,哪一样可以免费随便拿走?是塑料包装袋。卖1公斤肉可以拿一个袋,买半公斤青菜可以拿一个袋,买50克葱也可以拿一个袋。甚至你什么也不买,走出商场时顺手拿走一两个袋,也不会有人干涉你。总之,服务员给得慷慨,顾客拿得爽快。

  免费、任意使用的做法,使塑料购物袋超量流向家庭和社会,自然环境承受了不必要的污染负担。记者获悉,我市塑料购物袋日均消耗量在2000万个以上。众所周知,这些袋子一般都是一次性使用,十分浪费。用后难以处理,成为可持续发展难题。一直以来,吴以环代表就十分关注这个问题,思考如何才能减少塑料购物袋的使用量。在近几年召开的市人民代表大会上,她都提交相关建议。在今年初召开的市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她再次提交建议案,强烈呼吁采取措施限制塑料购物袋的滥用,减轻环境保护压力。

  每年使用塑料购物袋超过17亿个

  吴以环在建议中指出,我市大中型超市普遍存在较严重的滥用塑料购物袋现象,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据去年全市商业网点普查,深圳350多家大型商业网点一年使用的塑料购物袋保守估计有17.5亿个,这还不包括各类小型商业网点以及批发市场等。她分析认为,塑料购物袋大量流入社会的原因有三,一是塑料购物袋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商家慷慨地用以迎合顾客。在“不要白不要”的心理作用下,顾客常为贪图方便宁可多要几个袋分开包装。二是不少市民环保意识不强,不考虑这些袋子对社会和环境的危害。三是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商家为免客源流失,不敢向顾客有偿提供塑料袋,而是将其摊入商品价格,消抵经营成本。

  建议在商场实行购物袋有偿使用

  吴以环建议立法推行有偿使用塑料购物袋。她指出,通过经济杠杆控制购物袋的使用量,是国际通行的消除“白色污染”的有效办法。目前,我国上海、青岛等一些城市借鉴国际做法,开始逐步实行超市购物袋有偿使用,对每个购物袋收取1角到5角不等的费用,如今塑料购物袋控制已初见成效。我市可以借鉴其经验,制定统一的塑料袋收费标准,同时出台相关的财政补贴政策,将实施生产环保型包装材料的企业和项目列入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支出范围;同时鼓励商家为自备购物袋的消费者提供让利折扣,政府可拨出专项资金对让利商家给以一定补贴。

  吴以环还建议对塑料购物袋进行征税。爱尔兰对每个购物袋征收15欧分的税款后,该国塑料购物袋使用量减少了90%。我们可效仿此法,对每个塑料购物袋征收一定数额的环保税,所收资金全部交由环保基金用于环境保护项目。

  环保局表示有必要对塑料袋实行适当收费

  市环保局认为吴以环的建议很有借鉴意义,对塑料袋实行收费有必要。市环保局将尽快会同有关部门结合国内外有关做法和经验,研究塑料袋收费的可行性、征收方式,以及费用的使用等问题;将成立市贸工、发改、工商、环保、技术监督、城管等部门共同组成试点工作小组,选定万佳、天虹、沃尔玛、岁宝百货、新一佳、人人乐等大型商场作为试点对象,推动其自行限制塑料袋的使用,宣传、推广使用环保购物袋,树立一批限制滥用塑料袋的环保典型。

  市环保局将研究和推动税费改革。同时研究和推动相关的财政补贴政策,对相关企业进行补贴,还要将实施清洁生产、有利于生产环保型包装材料的企业、项目列入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支出范围。

  限用塑料袋作为评“绿色商场”指标

  市环保局表示,要把限制滥用塑料袋的工作与“创绿活动”结合。在“绿色商场”、“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酒店”评选的指标中增加限制滥用塑料袋的内容,把限制滥用塑料袋作为参评“绿色”称号的条件之一,不符合该要求的一律不得评选“绿色商场”、“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酒店”等;对已经获得绿色称号单位,在复评中需要增加限制滥用塑料袋的指标,不符合该要求的要摘掉绿色称号。

  代表档案

  吴以环,龙岗区副区长,省十届人大代表,市二届、三届、四届人大代表。她认真履职,勤于观察,善于建言,担任代表13年来,领衔提交议案和建议约40个。所提议案和建议立意高,针对性强,如关于立法保护珠三角空气质量的议案,关于立法推动我省循环经济发展的议案,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愿望。而且所提议案和建议可操作性强,她与许多代表领衔提交的《关于撤销公路收费站的议案》被列为市人民代表大会议案,经市政府办理后收到明显成效,如今市内公路收费站已几乎全部撤销,一改“车过须留买路钱”的历史。2003年她被市人大常委会评为“代表积极分子”。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