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东 新增34看病点 就医少花一半钱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1日07:20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城东新增34看病点
城东新增34看病点
一出家门,15分钟内就能到社区“看病点”看病,收费仅仅是城区大医院的50%……这样便利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将出现在成都市成华区所辖的14个街道,惠及百万市民。记者昨日从成都市成华区卫生局获悉,为配套“东调”,结合成华区东郊企业生活区危旧房改造惠民工程,该区出台了一系列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规划,市民将在最近三年内切实享受到方便实惠的医疗卫生服务,让东郊老百姓不再为看病而犯难。

  A

  现状篇

  看病难医院数量严重不足

  目前,成华区内的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严重不均。比如位于二环路以内的建设路辖区,各级医院仅有8家,人均占有的床位数和医务人员已经饱和,而位于城郊结合部的万年场、双水社区,几乎没有公办医疗机构,老百姓看病难的现象十分突出。

  昨日上午10时左右,记者就在成华区妇幼保健院里看到,门诊大厅里人山人海,在挂号、划价处都排起了长龙,每个门诊室外面更是被前来就诊的市民挤得水泄不通。“每天来这里看病的人都是爆满,附近又没有其它医院,看病太不方便了。”前来就诊的黄小姐抱怨道。

  据介绍,随着“东调”的深入进行,大量人口还将涌入成华区的所辖区域,由于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造成的局部区域市民看病难的现象将更加突出。“目前,成华区内医院数量严重不足,区内的医疗服务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高。”成华区卫生局局长王文如是说。

  B

  规划篇

  步行15分钟就能挂号看病

  记者在成华区卫生局的医疗卫生服务规划中看到,为解决该区医疗资源紧张、老百姓看病难的现状,成华区卫生局计划2010年之前,在一些医疗盲点、东郊新建小区、东郊企业生活区危旧房改造区等辖区新建4个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30个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届时市民出门步行15分钟内就可以到达就近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看病就医,市民看病难的问题将得到完全解决。

  11家服务中心覆盖全区居民

  根据《成都市医疗卫生资源布局规划(2005-2020年)》,按照“覆盖全区、公益性质”和“每个街道办事处或5万-8万居民由政府举办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设置原则,以及成华区东郊企业生活区危旧房改造等实际情况,成华区将对现有的13所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调整,新建万年场、猛追湾、双桥子、府青路等4个纯公办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届时,11所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将负责承担全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基本保证覆盖全区居民。

  按照规划,将撤销由社会力量举办的二仙桥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其工作由邻近的圣灯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承担,调整后该中心覆盖人口为7.07万人。撤销由社会力量举办的双水碾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其工作由邻近的青龙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承担,调整后该中心覆盖人口为7.49万人。撤销由社会力量举办的新鸿路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其工作由邻近的跳蹬河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承担,调整后该中心覆盖人口为7.26万人。以上3个中心将在今年底前投入使用。

  30家卫生站服务农村新居

  在新建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的同时,到2010年,成华区内将达到30个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其中的26家服务站为新建,另外4家卫生服务站将于今年建成,位于同乐、鹤林等4个农村新居。

  “我们的卫生服务站主要建立在农村新居,新居建在哪里,我们的卫生服务站就延伸到哪里!”成华区卫生局局长王文说,按照规划,成华区拟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30个,目前已建成6个,今年内完成10个,2008年完成10个,计划2010年内全面完成。其中,今年完成的1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中,有4个为原社会力量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降格为社区卫生服务站,4个为修建农民集中居住区将原村卫生站进行改建,1个为国有医院转型建站,1个为引进社会力量举办。

  据介绍,这30个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分别位于:双桥子街道双林社区;万年场街道长天路、双庆路社区;猛追湾街道祥和里社区;跳蹬河街道杉板桥社区;二仙桥街道西北路社区、东路社区;府青路街道李家沱社区;桃蹊路街道怡福社区、文德桃源社区、桃蹊路社区、踏水社区;双水碾街道红花堰社区、园艺社区、站北路社区;青龙街道西林社区、荆竹社区、回龙社区、石岭社区、新山社区;圣灯街道崔家店社区、东华社区;保和街道长春社区、东虹社区、天鹅社区;龙潭街道向龙社区、同乐社区、桂林社区、鹤林社区、光明社区。

  16家职工医院仍服务当地居民

  随着“东调”企业的搬迁,成华区内的16家职工医院的“命运”也在此次规划中有了明确走向。据了解,成华区将对成都市新华人民医院、成都新福医院、国光电气总公司医院、成都锦江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医院、石油管理局成都医院、宏明电子实业总公司医院、攀成钢总医院、成都九星医院、四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医院、前锋医院、成实医院、成都国美医院、石油东区医院、成量集团公司医院、四川地质医院、内燃机总厂职工医院等16家东郊企业职工医院,进行以转型为主的调整,在保留原医院功能及院址不变的前提下,加强对所在辖区居民的医疗服务。

  C

  服务篇

  小病不出社区昼夜随时就诊

  成华区卫生局在该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小病不出社区,24小时服务居民”的服务理念。据成华区卫生局局长王文介绍,小病不出社区即以后在成华区内的居住人口,像感冒、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可以不出社区,直接到所辖的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或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就诊。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还开设有家庭保健医生以及家庭病床,“片医”24小时上门服务。同时对一些老、弱、病、残等人群,还将提供免费上门服务。王局长还透露,对于家庭困难的市民进社区就医,还将享受诸多优惠,力争让区内每位市民都能在社区医疗服务机构里看得起病,看好病。

  王文告诉记者,在这些新建的社区卫生医疗服务机构看病就医,市民将享受到最实惠的医疗费用。据他透露,根据目前的计划,全区所有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收费仅为成都市内大医院同等项目收费的50%左右,药品价格也基本为成本价,从而让每位市民都能进得起医院,轻松看病就医。

  记者还了解到,在新建的30家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中,一般的规模都在200平方米左右,投资80余万元,配备医生、护理人员、药剂师等8人左右,政府计划每年投资上千万元用于农村人口的健康问题,让区内的农民、外来务工人员都能享受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而据了解,目前乡村一级卫生站一般只有“乡村医生”1至2人。

  D

  保障篇

  机构配备公招千名医务人员

  据了解,为了这一规划的顺利实施,成华区政府计划每年投资500多万元,用于公共卫生服务、计划免疫、传染病防治、妇幼保健等。同时,为这些社区医疗服务机构配备基层全科医务人员 1000人。届时,将面向社区公开招聘1000名具有执业医师资格证的医务人员,保障每一所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正常运行以及精湛的医疗技术,让老百姓放放心心看病,实实在在消费,为市民的健康提供各种保障。

  这些招聘人员都有正式编制,享受财政拨款,各种福利都有保障。

  记者王迪实习生张波

  社区医院看病可刷医保卡

  ——对话成华区卫生局局长王文

  记者昨日就成华区新建34个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一事采访了成都市成华区卫生局局长王文。王文表示,成华区新建的医疗卫生服务平台可以使成华区内,及至成都市民享受到最实在的优惠,让老百姓看病不再难。

  记者:这些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技术水平到底如何?具体可以看哪些病?

  王文:这些社区医院的技术水平可以满足基层群众的需要。像什么头痛脑热、外伤小手术、普通小急救、感冒、发烧、心血管病、糖尿病的日常处理,B超、胸透、验血、三项常规等等,都可以在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解决。同时,社区医疗服务机构还常设有观察床位。

  记者:这些社区医疗机构和成都市各大医院的衔接是否到位?

  王文:我们已经和成都市各大医院签订了援助协议,如果我们社区医疗有解决不了的问题,15分钟以内就可以转到相应的成都大医院。同时,还与各大医院建立了双向转诊合作,这些大医院的专家将会定期到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来坐诊和指导。

  记者:社区医疗机构是怎么收费的?收费标准如何?

  王文:这里的收费一定是成都市各级医院最低的,大概的收费标准为:在二级乙等医院的收费标准上下浮20%,是三级甲等医院收费标准的三分之一。具体的收费标准将按照相关标准制定,所有药品价格最多会在进价的基础上顺加15%。

  记者:到社区医疗机构就医可以刷医保卡吗?

  王文: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开通了市区医保卡,即使是其它区的市民也可以刷医保卡到这儿来就医。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