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对孩子的健康负责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1日07:30 大江网-江西日报

  近日,有关青少年学生的两条新闻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并引发人们对孩子身体健康的反思和担忧。

  据新华社消息,近期体质检测表明,我国青少年学生部分体能素质指标20年来持续下降,城市中超重和肥胖男生达1/4,中学生视力不良率已经超过2/3。另据《羊城晚报》报道,某机构对孩子们暑假生活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孩子有暑无假现象严重,超过两成孩子对暑假生活感到失望。许多孩子整天被各种培训班、兴趣班“包围”,根本没有时间锻炼身体,也不能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

  事实上,党和国家对青少年学生身体健康历来十分重视。今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还颁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其中为改善孩子的健康提出了许多具体的措施。比如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个小时,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加强家庭和社区的青少年体育活动,形成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合力,等等。但遗憾的是,不少措施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北京市教委曾在全市范围内进行过一次调查,所调查学校中,50%的中小学校长承认不能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全市中小学生平均每天上课8节以上,超过国家规定课时50%,其中小学、初中、高中依次递增,部分高中每天上课达12节。课余时间仍有教师占用课间、午休继续补课,学生课余作业量过大,一些学校根本没有开足上齐体育课。这恐怕不只是北京市的状况,其他地方也还存在不少问题。

  对教育方针的片面理解,是导致孩子身体素质下降的重要原因。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教育常识,也是我国教育的基本方针。然而,近年来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却让这个基本方针在一些地方被“异化”:智抓得紧,德尤其是体被忽略不计。在“分数决定一切”的思想影响下,中小学教育评价的核心依然是单一的升学率指标,英语、语文、数学各科考试成绩排名,成为学校老师和家长最看重的教学效果量标。只要各科考试成绩好、升学率高,就一好皆好,就是大家心目中的“好学校”、“好老师”和“好学生”;至于看书写作业是否将学生变成近视、斜视,缺乏体育锻炼是否使学生变得肥胖甚至高血压……这些有关孩子健康成长的大问题,许多家长、老师似乎仍然是视而不见,漠然处之。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才能使他们担当起此重任。学生家长、学校乃至整个社会,都应该把孩子的身体健康放在重要位置,营造良好的氛围,让他们有时间、有地方锻炼身体,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从而成为祖国的栋梁,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罗云羽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