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市场档次——西宁尚需努力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1日07:36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

  市场建设滞后,各种设施配套不足、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已成为西宁市市场建设中的一大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了城市的整体形象,而且也为群众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对此,一些市民呼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西宁市应加大对市场的管理,不断提升市场层次,建设更多的标准化市场,为市民营造一个良好的购物环境。

  那么,如何提升市场层次?外地的经验值得借鉴。据报道,浙江义乌作为以“小商品”市场闻名中外的城市,其市场建设在全国也属一流水平。义乌市场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就是,市场由政府指定的机构牵头建设并管理。上海市市场建设中70%的资金是由政府投入的,所以政府对市场调控的力度很大。据报道显示,上海市目前有600家农贸市场,去年新建和改造了100家,而今年的目标是300家。这些市场都无一例外地在规划中考虑到了以后的提升,预留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研究者:统一建设新规划市场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张伟认为,除政府(国有资产)外,其他投资主体只是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不仅不会投资经济效益差的项目,更不会过多地承担社会效益的责任。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宏观调控,合理规划布局,避免重复建设和重复投资,对一些现有的市场重新进行合理规划、改造升级,并建设配套的停车场和公厕,杜绝住宅与市场同楼开发,避免给群众生活带来不便。市场建设不能只考虑经济效益,也要考虑社会效益,政府应考虑市场的公益性,一些市场,在产权问题难以解决的情况下,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市场的管理,张伟副所长称,政府应参照外地的先进经验,确认由国资公司,即市场开发服务中心为市场开发管理惟一业主,由市场开发服务中心代表政府对现有市场进行管理,改造提升,并统一对新规划市场进行建设。只有这样,西宁市的市场才能步入健康、有序、滚动发展的轨道。

   经营者:市场管理有待提高

  在采访中,一些经营者告诉记者,目前西宁市多数市场在管理和服务上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物业管理部门只管收取费用,对市场设施维护却不闻不问;对市场进行行政管理的部门虽然有很多,但各部门间各自为政,只做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没有形成一种统一的管理机制,对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地给予解决,综合治理方面没有具体单位牵头,形不成合力,真正成了体制有病,机制不灵,管理混乱。

  在市场管理中,激励机制不健全,用人机制不灵活,环卫工人严重不足,管理人才缺乏,上岗人员不进行任何培训等问题都是造成市场管理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

  经营者称,管理混乱已成为制约西宁市市场发展的主要问题,许多物业管理部门没有制定市场管理办法,甚至连年度计划也不做,对于出现的问题只是小范围的修修补补,难以做到将问题彻底解决。很多时候,物业管理部门对于市场内出现的“跑、冒、滴、漏”等现象视而不见,等出现大问题后才进行“紧急抢修”。

   监管者:投入少制约市场发展

  对于西宁市一些市场监管不到位的问题,负责监管的单位也有他们的说法。他们认为,严格来说,西宁市的大部分市场都属于马路市场,这些市场的性质决定了建设层次难以提高,各种设施无法完善。因而监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为了整顿和规范市场,几年前,西宁市曾经开展过“退市还路”的专项行动,但由于没有划定新市场建设的地址,因而出现了刚刚退出一条马路后又占据了另一条马路的现象。

  西宁市工商局市管处一位工作人员称,目前,西宁市的市场经营人员复杂,市场投资结构多样,有政府投资修建的,有私营企业投资修建的,也有合伙投资修建的。这种复杂的结构,决定了市场管理起来难度较大。一些市场在建设时一次性投资,建成后不再投入资金去维护,致使设施老化加快,使市场难以跟上城市发展的需要,一些市场甚至出现了经营萎缩、乃至关停转行的局面,上档次、品牌化的发展更无从谈起。

  另外,市场普遍与居民住宅区混同在一起,空气质量差、环境污染、交通阻碍等问题,往往致使居民与经营者之间出现矛盾。另一个突出问题是,市场业主将摊位经营权与店面的所有权转让,这种“杀鸡取卵”式的转让结果,虽然使业主得到一次性收益,但却使其丧失了培育市场的功能,并在管理、改造上留下了无法弥补的产权混淆问题。

  直击现场

  在嘈杂的叫卖声中,人们小心翼翼地绕过脚下的污水,在破烂不堪的摊位前和商贩们讨价还价……像这样的景象在西宁市市场比比皆是。

  据了解,西宁市共有各类市场113个(包括三县),其中消费品市场93个,包括71个综合市场和22个专业市场。大部分市场建于上世纪90年代,基础设施差、规模小、档次低、管理水平不高、脏乱现象严重,不但无法为市民提供一个良好的购物环境,而且也严重地影响了城市整体形象。连日来,记者通过走访西宁市一些市场,了解到了一些情况,看到了一些实际问题,现用扫描的手法将这些问题反映出来。

  镜头一:8月14日,西宁新华巷市场。市场出口处摆满了地摊,道路被占,进出市场的人只能绕道行走。市场没有“划行归市”,地面上满是污泥和水渍。市场南面的三角花园本是市民休闲的场所,现在已成了小商小贩的天地,附近某小区门口被商贩们的摊位、三轮车堵得严严实实。小区的一位住户向记者抱怨说,有些商户不讲卫生,甚至在小区院子里随地小便。另一位住户则称,到了晚上,小贩们收摊时留下大量垃圾,让无辜的住户及路人来“分享”这些垃圾散发出来的恶臭,部分摊位不仅占道经营,还将污水、残羹剩饭乱倒,引来一群群老鼠来回穿梭,给这里的住户带来诸多不便。

   镜头二:8月16日,西宁水井巷市场。记者在采访时看到,这里占道经营严重,乱摆乱放的现象普遍存在,惟一的一条消防通道被摊位“占领”。据了解,该市场曾被相关部门列为重大火灾警示单位,却一直没有整改。此外,一到中午人流密集的时间,市场里拥挤不堪,行走非常困难。遇到雨天,市场地面上亦满是污泥和水渍。

   镜头三:8月16日,西宁莫家街市场。这里的状况虽然稍好一些,但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市场如今也有许多难以尽如人意的地方。由于市场两旁近年来建起了很多高楼,市场被夹在了中间,在夹缝里求生存,规模难以扩大,配套设施建设根本谈不上。而与之毗邻的富世市场不但存在消防隐患,而且设施老化,上下水不全,空气不流通,市场内充满异味。

   镜头四:8月17日,西宁民主街市场。大量的占道经营堵塞了市场的消防通道,整条街道地面坑坑洼洼。据了解,该市场购物环境很差。

   镜头五:7月18日,西宁小桥市场。这里经营秩序混乱、卫生条件差、设施严重老化,附近的公厕破烂不堪,且由于没有及时清理,刺鼻的臭味充斥市场。

   镜头六:8月18日,西宁城东区曹家寨市场,硬件设施差,没有上下水,公厕也找不到。在市场内,购物者稍不注意,就会踩到污水……

  通过这一个个镜头,我们不难看出,设施简陋、空间狭小,购物环境差等问题,已成为西宁市各市场的通病。 (作者:朱晓雯)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