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生态保护和建设项目 三江源生态工程效益日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1日07:44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 截至6月底,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22个项目已有17项开始实施,已完成投资9.87亿元,原有投资渠道项目完成4.88亿元。这是记者7月中旬从省三江源办公室了解到的。

  2005年至今年,在我省三江源地区广袤的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项目全面实施,共有涉及禁牧搬迁、退牧还草、退耕还林、小城镇建设、封山育林、鼠害防治、森林草原防火、黑土滩治理、生态监测、科研课题、科技培训等共17项。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有效改善了项目区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一部分牧民群众从退化草场上搬迁出来,改变了牧区长期分散定居的状况,推进了集镇建设的步伐,既减轻了项目区天然草场的压力,也使草原牧民从原始单调散居的游牧生活跨入现代城镇的定居生活,城镇化水平得到提高。

  项目的实施使三江源地区林草植被水源涵养能力逐步增强,草原鼠害得到了有效控制,通过进一步加大畜群、畜种结构调整,加快了牲畜周转,逐步实现了牧业增效、牧民增收,并正在向草原的持续利用和畜牧业高效发展的目标迈进,同时,在项目区推广太阳灶,基本解决了牧民用能方式单一,保证了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和成果巩固。

  生态监测和科研课题及应用推广项目开展以来,确定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指标、监测与评价因子共9大类、150多项,积累数以万计的监测数据,为今后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布局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同时,运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确定了三江源黑土滩退化草地分级标准,建成了退化草地地理信息系统。(作者:毛翠香)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