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我家来看看亿万年前的“恐龙”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1日07:53 燕赵晚报

  本报邯郸电(记者 杨伟广)亿万年前的昆虫、鱼、恐龙是什么样子?地壳变化时,它们被岩土埋没的一瞬间又是怎样一个形态?日前,邯郸市民段先生在家里开办了一个小型的古生物化石展馆,在这里,您可以体会到大自然的神奇并一饱眼福。

  这家古生物化石展馆位于邯郸市中华桥附近,是市民段先生利用家里的一间对外门市房改造的。60多平方米的房间内,摆满了大大小小的化石,小到一只蚊子、一片树叶,大到一条半米多长的中华鲟鱼、威猛的恐龙,它们一下子就能把参观者带进一亿四千万年前的古生物世界里。

  今年30多岁的段先生告诉记者,他父亲就是一名古生物化石的收藏爱好者,从小受父亲的影响,他也非常喜欢收藏化石。目前家里已经收藏了上万块不同种类的古生物化石。这些化石大部分是他和父亲到内蒙、贵州、江苏等地的山里和农户家中找来的,也有从本地磁县、邢台等处的山里发掘出来的。“展出的化石是从珍藏的一万多块化石中选出的精品。”段先生说,展馆完全免费供市民参观,目的就是想让更多的人走进古生物化石的世界,特别是让孩子们能从中体会到大自然的神奇。

  记者在展馆的一角看到一尊一米来长的恐龙化石,让人不禁想起电影《侏罗纪公园》里令人震撼的场面。段先生介绍说,这尊恐龙化石叫鹦鹉嘴龙化石,也是镇馆之宝,距今已有一亿四千万年。当时发现它时,只是一块融入龙骨的大石头,是在专业人员的指点下一点点地将龙骨剔下来,再经过专业人员的拼接还原了侏罗纪时代的“龙姿”。

  段先生告诉记者,收藏圈里有这样一句话,一万个生物才能形成一个化石,一万个化石才能有一个被发现。他说:“如果不对这些化石加以保护,后辈可能就会无缘看到它们。”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